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9月30日訊 9月30日,由國家圖書館(國家典籍博物館)與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重慶博物館)共同主辦的“自然的吟唱——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館藏花鳥畫藝術展”在國家典籍博物館第二展廳正式開幕。
此次展覽精選了60余件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重慶博物館)館藏中國明清時期及近代(1368-1919)傳統繪畫中的花鳥題材繪畫藏品展出,明代陳淳《辛夷花圖》、明代文徵明《蘭石圖卷》、清代朱耷《鷺鷥蓉華圖》、清代鄭燮《七月新篁圖》等精品以及張大千、徐悲鴻、吳昌碩等人的多幅作品都在此次展覽中亮相。
展覽打破了依照展品年代順序展示的固有格局,從符號學角度重新布局,根據展品中荷、梅、竹、鳳凰、蝴蝶等動植物符號元素的內涵意義布置展現。整個展覽共分為三個單元,“新桐初引花鳥畫中的審美移情”單元介紹了中國歷代文人將人格品性賦予自然花草,借以移情遣志的方式,展現了花鳥畫的自然秉性和人文意義;“畫中聽香花鳥畫中的形神關系”單元呈現了中國繪畫“以形寫神”的獨特藝術表達層次;“浪漫花語花鳥畫的吉祥寓意”單元則講述了中國花鳥畫中的圖案寓意等內容。
中國花鳥畫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一脈相承, 它浸透了深厚的人文精神,通過對自然的描摹,傳達一種境界和詩意,表現著作者的審美理想和審美趣味,是畫家心靈的依托,情感的再現。明清花鳥畫的發展與變革在繪畫史上寫下了極為重要的一筆,為花鳥畫注入了更多文人畫的意味,將大寫意水墨畫技藝和強烈的色彩相結合,形成雅俗共賞的新風貌,對后世影響深遠。
展陳設計方面,本次展覽穿插了普及性的圖表等內容,如中國傳統繪畫的形成與發展圖表、中國古代文人書房圖片、中國繪畫工具及顏料等,圖文并茂地將中國花鳥畫濃厚的人文底蘊娓娓道來,引領觀眾感受中國傳統繪畫之美。展廳里還播放展品衍生動畫視頻、多媒體場景等,為觀眾帶來親近自然的視聽感受。
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展覽將持續到12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