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旅游產業交易博覽會、絲綢之路冰雪風情節、伊犁“雪之戀”冰雪文化旅游節、昌吉天山天池冰雪風情節……筆者從新疆文化和旅游廳了解到,新疆以拉動冬季旅游為目標,全區各地將陸續舉辦豐富多彩的文旅活動,力促旅游市場加速回暖。
筆者發現,2020年以來新疆舉辦的各類文旅活動,大多立足落實“旅游+”戰略,激發了產業發展活力。比如,此前福海縣開展的“百萬阿勒泰羊轉場文化旅游節——牧歸活動”,以及哈密市與甘肅敦煌市聯手舉辦的“敦煌·哈密大海道超級越野耐力賽”,前者將旅游與哈薩克族牧民轉場結合起來,讓游客隨牧民遷徙,與羊群、牛群和駱駝為伴,體驗草原游牧生活;后者作為一項汽車越野拉力賽,起點設在敦煌鳴沙山腳下,終點在哈密大海道雅丹地貌群,設計了戈壁、峽谷、河床、沙漠等復雜賽道,很吸引眼球。
應該說,這兩項活動是踐行“旅游+”理念的成功案例,讓旅游分別與民俗、賽事融合,營造了旅游業態新亮點。近年來,新疆各地以推進旅游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深入落實“旅游+”戰略,培育了產業發展新動能。實踐表明,“旅游+”戰略是推進旅游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也是促進產業融合的有效手段,旅游因產業相融而豐富,相關產業因旅游而精彩。
筆者認為,落實好“旅游+”戰略,從“旅游+”邁向“旅游佳”,需進一步強化頂層設計。比如,新疆民俗風情濃郁,這是當地旅游的重要看點,吸引國內外游客的金字招牌,應該充分挖掘和利用好這一優勢。然而,如果缺乏科學規劃、統籌部署,容易形成同質化。因為民俗風情旅游資源往往為多個行政區共有,比如新疆哈薩克族牧民轉場,在伊犁、塔城、阿勒泰、博爾塔拉、哈密等地都存在;在阿勒泰一個地級行政區內,福海、富蘊、哈巴河、布爾津等縣也都存在。如果這些地方缺乏協調,各地發展各自的“旅游+轉場”,就可能會產生過度競爭和重復建設等問題,導致內耗嚴重,甚至特色“失色”。
從另一個方面看,目前旅游產業發展是以行政區域為主導,但旅游活動一般是跨區域的。因此,落實好“旅游+”戰略,需要進一步強化頂層設計,破除各自為政的弊端。建議探索跨區域實施“旅游+”模式,在相鄰行政區域成立旅游聯盟基礎上,細化合作內容,組建“旅游+”聯盟,共同推進旅游與共有資源融合,解決重復建設和同質化難題。“敦煌·哈密大海道超級越野耐力賽”就是跨區域合作的范例。兩地戈壁、沙漠相連,絲路古道相通,以超越行政邊界的眼光和協同思維謀共贏,培育了“旅游+賽事”新亮點,值得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