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我國有76.7萬處不可移動文物和1.08億件/套國有可移動文物。此外,截止到2019年底,已備案的博物館有5535家,這些文物既是資源,也是我國的文脈,如何讓文化文物資源走近青少年教育,如何用好用活文化文物資源,讓青少年在寓教于樂中認識中國,認識我們的歷史?
近日,教育部和國家文物局聯合印發了《教育部 國家文物局關于利用博物館資源開展中小學教育教學的意見》(以下簡稱 《意見 》)。《意見》提出“將豐富的博物館資源有效轉化為中小學教育教學資源,讓更多的孩子有機會與文化瑰寶面對面”,并從四大方面提出了促進校館合作的具體路徑,推動了博物館教育資源與學校教育需求的有機銜接。
日前,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陳如平接受了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的獨家專訪。
陳如平認為,博物館資源進校園,重要的是實現在地博物館資源與學校的對接,同時適當進行延展教育。對于誰來教?陳如平建議采用多渠道的方式,包括學校老師、博物館講解員、社會志愿者,甚至學生小講解員都可以參與其中。
博物館教育不同于學校教育,陳如平認為,博物館教育應該跳出原有的對學生學業學習評價,只是通過考試才能了解評判學生學習成果的這種做法。應該用多元化方式評價,而不是仍沿用考試方式考評。
小志愿者參觀博物館 中國經濟網記者成琪/攝
學校教育要適應新時代發展變化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能否簡單介紹一下《意見》出臺的背景?
陳如平:《意見》的出臺,主要是針對基礎教育領域中存在的一些問題而做的探索和創新。這幾年,義務教育和高中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在推進當中,我們發現光依賴書本知識學習,沒有相應的資源以及和資源相關的社會實踐平臺的支持,會存在很多問題。
在書本教育之外,我們特別強調實踐教育,這兩者可以交叉。中小學教育不能僅停留在書本上,要走出書本;不能僅局限于現有的學校空間里,要走出學校、走向社會大課堂。現實中,書本教育和實踐教育往往是分開的、脫節的,而實踐教育更多的只是依托研學活動展開的,希望通過博物館教育來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通過這個平臺支持基礎教育改革,包括課程教材教學改革,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考慮。
此外,教育改革創新,除了需要提供更好的教育方式、搭建更好的平臺、形成更好的機制外,同時需要考慮人的成長,特別是中小學生的健康快樂成長問題。博物館資源不僅僅具有收藏、研究和展覽的功能,還具有對青少年社會教育的功能。因此,亟需把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整合在一起,形成合力育人的工作機制。
所以,這次教育部和國家文物局聯合出臺文件,根本目的還是為了培育人,形成立德樹人落實機制,大力推進素質教育,最終促進中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2015年,國家文物局和教育部曾聯合下發《關于加強文教結合、完善博物館青少年教育功能的指導意見》,這個《意見》和2015年的指導意見相比,有哪些完善和特點?
陳如平:不同歷史階段,不同發展時期,對青少年教育的任務要求也是不同的。我們要適應時代發展的新變化、新挑戰,回應這些挑戰對教育帶來的新要求。與五年前相比,現在青少年的思維方式、語言方式、學習方式、交往方式、表達方式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特別是隨著網絡信息技術迅猛發展,青少年更易接受快餐文化,只求新穎獨到,吸引眼球,而不是系統的學習。這種時代性特點,就要求在教育的手段、形式、內容都要進行創新。
今年的《意見》是五年前《指導意見》的延續,2015年的文件為博物館資源進校園提供了方向,這次的意見是在指導意見基礎上的落實,補充完善了一些新內容,提出一些更適合,更合情合理的教育手段、教育形式,具有時代性。
充分利用社會資源補充課堂教育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意見》里面提到了“展教并重”,如何理解?
陳如平:進入新時代后,對青少年的教育不能還狹義地理解為學校教育,同時還要考慮到充分利用豐富多樣的社會資源,將之納入到整個教育體系當中,這些社會教育資源是教育的生力軍。
在《意見》里有一個重要的詞就是“博物館資源”,博物館資源不是狹義的概念,還包括一些紀念館、展覽館、烈士陵園、紀念碑等場館和戶外設施場所等。這些都是博物館資源。所謂“展教并重”,是對博物館功能的一種拓展,要求強化青少年教育功能。
博物館資源中,除展覽外,還要讓青少年了解這些資源背后的故事,這些背景性的知識和文化,實際上是通過“展”這種形式,給青少年成長提供了一個平臺、一個渠道,讓他們真切的感受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
在青少年的成長過程中,對中華民族發展的歷史,尤其是中國共產黨史、中國革命和建設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歷程的理解,都需要博物館資源補充。學校有其局限性,包括教材,雖然是濃縮的歷史,但只是一小部分,我們要豐富它,讓它更全面、更系統。這些無法通過一堂課或者課件來完成,需要博物館資源來豐富、補充和支撐,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所以,對博物館資源提出了“展教并重”,其實是對博物館的發展,對學校教育如何充分利用社會大課堂建立和完善教育體系提出了新要求。
教育要與在地博物館資源融合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意見》里提到要開發博物館系列活動課程。中小學語文、歷史、地理、思想政治、美術、科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教學和綜合實踐活動,要有機融入博物館教育內容。如何實現有機融合?
陳如平:這次《意見》里專門提到了9門學科與博物館資源融合,主要在于這些學科當中蘊含著很多歷史知識,包括圍繞著這些學科也有一些歷史脈絡。
學校教材、課程如何與在地博物館資源進行融合?這個非常重要,也是落實《意見》充分利用博物館資源開展中小學教育的重要思路。如何對接?我建議文物部門和教育部門,包括一線老師可以坐下來研究研究。
首先,學校的教研部門、校長、老師可以逐年級,逐教材找知識點,特別是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角度,從整個歷史發展脈絡當中,看看哪些內容國家統編教材有,哪些需要補充。這個工作需要教育部門來做。同時,以省市區為單位,研究本區域里在地博物館資源有什么,這個需要文物部門考慮。
雙方通過N次的對話交流,最終達成合作對接。對接后,把雙方的資源挖掘出來,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基礎性工作。有了這個基礎性工作,就可以避免資源不對接的問題,就可以解決供給和需求的問題。
第二,要考慮層級問題。文物部門在提供資源的時候,要考慮分級。小學講什么?初中講什么?高中講什么?此外,供給的內容和采用的方式是什么?要求是什么?有些內容可以通過在地博物館資源解決,有些內容無法通過在地博物館資源解決,可能需要跨地區跨地域。比如現在試點的京津冀博物館資源進校園項目就是跨地區的。
第三,資源對接要考慮跨時空解決。不僅僅是與在地博物館對接,還可以通過研學旅行的形式對接,根據經濟條件、學習需求、個性化發展做適當的安排,讓學生們走得更遠一點,做一些延展性的學習,強化參與體驗式學習。這樣就把在地博物館資源擴大為泛地博物館資源。
第四,要考慮網絡學習。以后學生不僅在學校第一課堂學習,也可以在博物館第二課堂學習,還可以在社會大課堂中學習,還有第四課堂網絡學習。要做好對學生的指引,比如老師講到某個問題時,可以引導學生通過網絡,通過博物館資源去了解補充。這是非常重要的對接辦法。
多元化思路解決誰來教的問題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既然是教育,就要有人教,誰來教呢?
陳如平:我覺得在教的問題上應該是多元思路。
對于青少年來說,毫無疑問,自己的老師更有權威性。但博物館資源是另外一套系統。這就需要博物館的講解員來講解這部分內容,挖掘其背后的故事,通過講解了解當時的社會環境、社會關系、人對自然的認識等。這種對文明的研究,通過轉化成展品的介紹,最后把知識傳遞給青少年,讓他們對自己的人生規劃有新的思考和啟發。
同時還可以考慮請志愿者,甚至是社會人士來教。例如有些革命紀念館,可以請烈士的后代來講,比純粹的講解員更有感情,而且有一種濃濃的親情,效果非常好。
所以我建議志愿者有兩類,一類是比較專業的志愿者,一類是和這個事件有聯系的當事人或者親歷者。
此外,可以通過自身教育來完成,例如小講解員。可以針對不同的博物館資源,學校成立社團培養小講解員,甚至研究小組,培養學生的自主教育,團隊教育,這是一個很好的載體。
甚至可能將來通過人工智能來教。學生通過與人工智能的對話進行學習,也很有意思。這樣就將學生的奇思妙想,通過人工智能來解決,減輕講解員的負擔。
教育無處不在,尤其是這種深入人心的教育,才是真正成功的教育,優質的教育。
評價體系有三個原則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有了人有了教材,我們如何來考核?如何能產生實實在在的效果?
陳如平:博物館資源教育如何評價?我覺得首先要跳出現在學科教學評價的套路。應該采取一種多元化的,甚至是參與體驗式的,結合具體場景的評價方式來解決。形式可以多樣,手段也可以多種。
這種評價有三個原則。
第一是參與原則。首先要把學生從教室里拉出來,帶出校門,帶到博物館當中,這是第一個原則。
通過參與,他對博物館資源有期許,甚至有自己的設想,到博物館我要學什么?這種期待就是進入博物館教育之前的準備,可以通過上網或者圖書館了解相關的內容,這些行前準備就成了博物館教育的參觀計劃、工作方案。這就是參與。
參與不能是走馬觀花,走馬觀花不是教育,只是參觀展覽。只有觀,沒有研究思考學習,只是在場館里走一圈,是形式主義的做法。
參與是一種評價,但參與到什么程度?參與的水平如何?我們就需要設計一些載體指導學生,也可以請文物部門的人或者家長指導孩子準備參觀前的工作方案、學習方案,要把自己的目標寫在方案里。
第二是體驗原則,是深度體驗。因為有了期許,有了目標,再請講解員講解,或者學生在自主參觀學習的過程中,找到了答案,找到他所需要的內容,這也是評價。
第三是合作原則。很多學習可能更多的考慮是個人研究,但是在博物館教育中我們要強調合作,所以在具體的形式上,可以通過小組,或者研究團隊,甚至以社團的形式來進行學習,這也是一個很重要評價。
從以上三個原則來看,具體的評價手段有很多,可以做一些設計。比如參觀以后,在離開之前,可以在最后一個展廳可以舉行小競賽。學生們都喜歡游戲,獎品可以是博物館的文創產品,這都是非常好的評價方式。
還可以在最后環節舉行報告會,根據之前的行程準備,讓學生談體會談收獲。可以在博物館也可以在學校,這也是評價。但不是考試,一考試就變味了。
還可以組織學生們回到學校后寫體會,不求人人寫,愿意寫就寫,但是學校可以采取獎勵表彰的形式來鼓勵。
我要特別強調的是,博物館教育的整體評價,一定要跳出原有的對學生學業學習評價,只是通過考試才才能了解評判學生學習成果的這種做法。這是傳統的套路,我們一定要改進,最終必然會取得非常好的效果。(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成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