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
前不久,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審查批準了四部設區的市法規——《邯鄲市磁州窯文化保護傳承利用條例》《邢臺市邢窯文化保護傳承利用條例》《保定市定窯文化保護傳承利用條例》《唐山市中國北方瓷都振興促進條例》。
四市的立法都圍繞著同一事物開展:陶瓷。
在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統籌指導下,邯鄲、邢臺、保定和唐山四市圍繞陶瓷文化傳承發展和陶瓷產業振興首次開展省內協同立法,這是我省立法工作的一次重要嘗試。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協同立法不僅是河北首次開展設區市協同立法,也是全國首次圍繞陶瓷開展區域協同立法。
為什么要為陶瓷立法?這些法規將發揮什么樣的作用?
■立法思路是什么?“3+1”協同立法,求同存異凝聚法治力量
陶瓷,是人與泥土的關系,是水與火的藝術,是中華文明最具代表性的器物符號之一。
圍繞陶瓷開展立法,近年來,省外部分地區已有嘗試。
在湖南,2011年1月1日起施行了《長沙銅官窯遺址保護管理條例》;在江西,2018年5月1日起施行了《景德鎮市御窯廠遺址保護管理條例》,2022年1月1日起施行了《景德鎮市陶瓷文化傳承創新條例》;在河南,2023年1月1日起施行了《平頂山市汝瓷文化保護條例》。
這些條例,為當地保護古瓷窯遺址、推動陶瓷文化傳承利用、促進陶瓷產業轉型升級等,發揮了積極作用。
河北是重要的陶瓷產區,特別是分布在太行山東麓南北沿線的磁州窯、邢窯、定窯作為一脈相承、相互關聯的河北三大名窯,展示了河北古代陶瓷文化的輝煌成就以及在中國陶瓷史上的重要地位。
與此同時,唐山作為新型陶瓷產業的代表,享有中國北方瓷都的美譽,是全國重要的陶瓷生產基地,對推進現代文化產業創新發展、重煥陶瓷文化時代光彩具有強大的支撐作用。
相關調研報告顯示,我省古瓷窯遺址保護研究成效顯著,現代陶瓷產業已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同時,也存在著部分窯址保護措施薄弱,部分地區陶瓷產業發展缺乏總體規劃、陶瓷產業發展缺乏持久創新力等現象。
“通過開展這樣一個協同立法,我們想凝聚法治力量,把陶瓷制作的傳統工藝和陶瓷文化遺址更好保護起來、傳承下去,同時結合著時代的發展,進一步推動陶瓷產品創新、陶瓷產業發展。”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楊金深說。
2023年9月,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提出就陶瓷文化保護傳承利用開展協同立法的設想,得到邯鄲、邢臺、保定、唐山四市人大常委會的積極響應。
后經反復磋商,此次立法項目確定為“3+1”協同立法。
什么是“3+1”?“3”指邯鄲、邢臺、保定,主要側重“悠久陶瓷文化的保護和傳承”;“1”則指唐山,主要側重“現代陶瓷產業發展”。
“作出這樣的考慮,主要依據的是當地實際。經過統籌考慮開展更為科學的立法,可保證法規出臺后更好落地。”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袁任新說。
今年1月,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組織四市在石家莊召開協同立法啟動會,提出借鑒京津冀協同立法經驗,共同協商以立法解決陶瓷文化保護和產業振興中的問題。
2月至7月,省、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組成聯合調研組,赴邯鄲、邢臺、保定、唐山等市和江西、湖南、河南等省進行了廣泛深入調研,摸清我省主要問題,學習外省先進經驗,研究提出有價值的破題之策。
在文本起草這個關鍵環節,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提出立法思路,明確法規框架,指導邢臺先行起草了基礎文本,邯鄲、保定以此為藍本,結合本地實際形成了各自的法規草案,并增加了個性條款。唐山從本市實際出發單獨起草,并與邯鄲、邢臺、保定互有借鑒。7月初,四市形成了相關條例草案。
此外,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還組織四市集中對法規草案進行逐條研究和修改,同時廣泛征求省人大常委會有關工作機構、省直有關部門、省人大法制委委員、立法專家顧問等方面的意見。
9月25日,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審查批準了這四部法規。四部法規將統一自今年11月1日起施行。
“這次協同立法是我省立法工作的創新探索和有益實踐,為設區的市開展協同立法積累了寶貴經驗!睏罱鹕钫f。
■主要規定有哪些?加強系統性整體性保護,鼓勵創新化產業化發展
翻看四部條例可以發現,邯鄲、邢臺、保定三市的條例分別為35條、36條、36條,其中表述完全一致或基本一致的協同條款共32條,分別約占各自條款總數的91%、89%、89%。唐山的條例37條,與其他三市協同條款共11條,約占其條款總數30%。
顯而易見,致力于推動解決共性問題的協同條款,占比不少。
圍繞加強陶瓷文化的系統性、整體性保護,條例規定,市和相關縣級人民政府可以對陶瓷文化資源相對集中、特色鮮明、保存完整的歷史文化街區、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特色產業集聚區等特定區域,實行區域性整體保護,建立完善文化資源保護制度。
為提高陶瓷原材料資源的保護和利用水平,條例制定了嚴格的開采利用制度,規定采礦權人應當嚴格按照國家和省、市有關規定,建立健全礦產資源保護、開采規章制度,不得無證開采、越界開采、超量開采和破壞性開采。
推進知識產權“多維度”保護,有利于陶瓷技藝的傳承和創新。在加強陶瓷文化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建設方面,條例引導、鼓勵和支持陶瓷文化企業申請注冊商標,保護創新性制瓷工藝、技藝和器型設計等方面的專利權、著作權,支持陶瓷文化相關地理標志保護申請。
“沒有保護的創新等于零!毙吓_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金宇認為,條例的出臺,可讓更多“守藝人”吃下“定心丸”。
守護和傳承千年窯火,不能只是把陶瓷當作藝術品來觀賞,還要深度挖掘陶瓷作為新型工業、高科技、裝備制造等方面用瓷的新意義、新價值。
條例著力推動構建現代化陶瓷文化產業格局,在構建現代化產業供應鏈體系、加強陶瓷新材料的研發和在新行業及新領域的運用、支持陶瓷產業集聚發展和開發陶瓷文化主題旅游項目、培育陶瓷文化旅游新業態、打造陶瓷文化旅游衍生產品等方面作出相應規定。
為提高立法的針對性,考慮各自特色,四市在制定條例時還增加了一些個性條款。這讓條例在具體實施中更為適用。
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是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態傳承、整體性保護、可持續保護的重要方式。
“磁州窯是首批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根據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實際,條例就通過技術創新,采取循環利用、智能控制等有效措施,對傳統技術和設備進行改造提升等內容進行規范!焙愂腥舜蟪N瘯敝魅嗡芜M民介紹。
保定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定窯遺址是中國制瓷發展史的歷史見證。
“結合實際,條例規定市和相關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定窯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與歷史文化名城建設的結合,將定窯文化元素融入城鄉建設發展,培育定窯文化旅游功能區,加強定窯遺址遺存分布范圍及周邊文化古村落的規劃建設。”保定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史來順說。
既著眼于悠久陶瓷文化的保護傳承,也注重于現代陶瓷產業的發展,單獨起草的唐山條例,以陶瓷文化保護傳承為根脈,以產業振興發展為目標,以文旅融合發展為手段,分別以專章的形式對“中國北方瓷都”振興促進進行了規定。
“條例明確,構建形成布局合理、各具特色、高端高質、集約集聚、低碳環保、展銷一體的新發展格局,推動陶瓷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品牌化、融合化發展,這將有助于我們不斷擦亮中國北方瓷都城市名片!碧粕绞腥舜蟪N瘯敝魅味⑷赫f。
■將發揮什么作用?推動陶瓷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助力陶瓷產業高質量發展
四部法規的出臺,標志著磁州窯、邢窯、定窯、中國北方瓷都陶瓷文化保護傳承創新發展進入法治化軌道。
接地氣、有特色、可操作、利長遠,相關從業人員從法規中,窺探到了未來的發展方向。
畫筆輕輕幾點,篦子細細雕琢……日前,在邯鄲市峰峰礦區磁州窯鹽店遺址博物館,國家級非遺項目磁州窯燒制技藝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劉立忠,在陶瓷生坯上細膩描摹著水墨丹青。
磁州窯窯火不絕,是中國北方民窯的杰出代表!皸l例的出臺將為更好地保護傳承利用陶瓷文化,重振當地陶瓷產業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眲⒘⒅冶硎,“法治護航下,我將繼續打磨提升磁州窯燒制工藝,用心把當代磁州窯藝術提升到一個新高度,讓古老的磁州窯煥發‘年輕態’,穿越歷史,走向未來,走向世界!
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定瓷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陳氏定窯藝術總監龐永輝看來,定瓷這項非遺技藝想要傳承、發展下去,不能只追求藝術瓷。
“對新一代定瓷人來說,守正創新,是將定瓷產業做大做強的重要路徑!饼嬘垒x說,結合條例的實施,他們將深入挖掘定窯傳統文化,加強品牌建設與推廣,以非遺傳承帶動產業發展,以產業發展推動民生就業,讓定瓷在新時代煥發奪目光彩。
今年“五一”假期,“瓷都賦”情景劇在邢臺清風樓前廣場上演,再現了昔日邢州與古都長安的輝煌!靶细G+”旅行,正成為邢襄大地的一種風尚。
“條例的制定出臺,為我們進一步保護邢窯文化、傳承邢窯文化、發展邢窯文化提供了法治保障!毙吓_市文廣旅局副局長李戈男表示,貫徹實施條例,他們將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邢窯文化和旅游更廣范圍、更高水平深度融合,力爭把邢窯這個重要的文化旅游品牌,打造成文化旅游地標。
唐山陶瓷歷史悠久。目前,唐山已經形成了以日用瓷、藝術瓷、衛生瓷和特種瓷為主導,上下游產業綜合配套的產業體系,是全國三大衛生瓷生產基地之一。
“截至2023年底,唐山全市共有陶瓷企業386家,骨質瓷、衛生瓷出口量分別占全國的90%、35%!碧粕绞泄ば啪指本珠L尹朝輝表示,下一步,將充分發揮條例護航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作用,聚焦“傳承、創新、轉型、突破”四個發力點,推進陶瓷產業向“新”蝶變、向“智”進升、向“綠”而行、向“美”新生,全力打造世界優質衛生陶瓷產銷基地、中國骨質瓷質量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中國北方綜合性陶瓷集散中心和特色文化旅游名片。
千年窯火不熄、百代歷久彌新。
在省人大法制委專家顧問、省文史研究館一級美術師蕭依看來,我省適時就陶瓷文化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開展協同立法意義重大,其產生的影響也將是深遠的。
“相信條例正式實施后,可有力促進我省陶瓷在技術上不斷融合創新,在文化內涵上不斷汲取時代精神,為保護好千年窯址、傳承好千年工藝、呵護好千年匠心、發展好千年產業提供法治支撐,讓千年窯火越燒越旺。”蕭依說。
相關
歷史文化名城也有法治護航
正定、承德、保定、邯鄲、山海關、蔚縣等6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我省靚麗的文化名片。
近年來,省人大常委會不斷加強文化領域立法,充分利用設區的市立法資源,指導其用好在歷史文化保護方面的立法權限,系統設計、統籌推進,以法治手段對全省6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加強保護,不斷擦亮河北歷史文化名城金字招牌,助力歷史文脈更好地傳承下去。
目前,《邯鄲市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保護條例》《保定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石家莊市正定古城保護條例》《秦皇島市山海關古城保護條例》《承德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已經施行,《張家口市蔚縣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也已向社會公開征求了意見和建議,相關內容正在加緊修改中。
“對歷史文化名城進行專門立法,有利于運用法治力量將這些寶貴財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笔∪舜蟪N瘯üの魅螚罱鹕钫f。
為歷史文化名城立法,需要守護的不僅僅是“一座城”。
此前通過的承德市、保定市、邯鄲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中,都分別明確了保護范圍為全市域,對涉及全域的自然山水、文化景觀、城市形態、聚落格局以及革命史跡、農業遺產等保護對象統一作出系統規定。
如何讓歷史文化遺產“活”起來,實現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同樣是立法過程中考慮的問題。
在我省已施行的5部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中,對傳承利用相關內容都作出了規范。其中,石家莊的條例提出,加強文物保護成果創新性轉化,推動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秦皇島的條例規定,充分挖掘山海關古城的歷史故事、文化價值、精神內涵;承德的條例提出,鼓勵、支持單位和個人整理、研究、利用歷史文化資源;保定的條例規定,加強對具有歷史價值的老字號、老物件、老手藝、老劇目等保護利用;邯鄲的條例明確,統籌各類業態,推動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產業發展。
法治護航下,近年來,各地不斷探索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實踐路徑,一座座古城在新時代展現出勃勃生機。
在正定,“自豪正定”全沉浸式大型文旅演藝項目上演,南越王趙佗、三國名將趙子龍等歷史人物“穿越”而來;在保定,直隸總督署全省首家“室內+室外”AR智能眼鏡沉浸式導覽,成了外地游客深度了解保定歷史文化的窗口;在秦皇島,山海關景區創新打造“關城故事匯”“沖冠一怒”等沉浸式演藝節目,“文旅菜單”品類越來越豐富。
隨著國產游戲《黑神話:悟空》爆火,游戲中的取景地——蔚縣南安寺塔和玉皇閣也閃亮“出圈”,吸引著眾多“天命人”專程前往取景地打卡。
這對蔚州古城的保護利用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據了解,蔚縣的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管理條例預計在明年正式實施。“相信條例出臺后,可為加強蔚縣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繼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延續城市文脈,促進歷史文化保護傳承與城鄉建設融合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睆埣铱谑腥舜蟪N瘯üの嚓P負責人說。
文/本報記者 霍相博 劉冰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