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理想之城》《精兵勁旅》亮相秋交會,《外交風云》《大江大河》屢獲大獎,《我和我的家鄉》《我和我的祖國》海內外熱映引熱議——
民營影視公司主旋律創作風生水起
在北京2020“秋交會”上,《理想之城》《精兵勁旅》等民營影視公司參與制作的主旋律作品集中亮相,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前不久落幕的第32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頒獎典禮和第30屆中國電視金鷹獎頒獎晚會上,華策影視、正午陽光、完美影視、檸萌影業等表現亮眼,憑借高質量的主旋律作品斬獲多項大獎——在16部飛天獎獲獎電視劇中,民營影視企業的主旋律題材作品占比過半;而在金鷹獎獲獎作品中,正午陽光出品的《大江大河》一舉包攬最佳導演、最佳女演員、優秀電視劇3項大獎,華策影視出品的《外交風云》斬獲最佳電視劇、最佳編劇兩項大獎。此外,分別獲得2019年和2020年國慶檔票房冠軍,并在海外熱映引熱議的主旋律電影《我和我的祖國》《我和我的家鄉》,其出品方中也看到了民營影視公司的身影。這只是近年來民營影視企業深度參與主旋律創作取得豐碩成果的縮影。
為何越來越多的民營影視公司主動投入到主旋律創作當中?民營影視企業在影視創作特別是主旋律作品生產方面有什么優勢?民營影視公司主動投來橄欖枝,又將對主旋律創作產生怎樣的影響?這些話題值得探究。
對時代精神和主流價值積極表達已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
從革命歷史題材《可愛的中國》到現實題材《青春斗》《芝麻胡同》,從年代劇《老酒館》到刑偵劇《破冰行動》,從展示脫貧攻堅成果的《我和我的家鄉》《一點就到家》到反映抗疫故事的《在一起》,梳理這幾年在國家重要歷史節點推出,在市場獲得較好成績或在社會上引發輿論熱點的主旋律影視作品,其出品方中幾乎都能看到民營影視公司的名字。“從社會大環境來看,對時代精神和主流價值觀深刻理解、積極表達,是整個國家目前的社會氛圍和文化語境使然。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等重大歷史時刻,影視文藝工作者不應缺席。民營公司作為社會主義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必須跟上歷史潮流,主動挖掘與之相關的故事和人物,參與到表現歷史、見證歷史的藝術創作當中。”中國傳媒大學教授楊洪濤從宏觀的角度分析。比如,華策影視成立專門研究主旋律作品的大劇研發中心,制定了“人民為本、規劃先行、匠心創作、精良制作”的創作導向。博納影業則邀請深諳類型化創作和市場化運作的香港電影人參與主旋律電影的生產,探索新主流電影的創作之路。
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主任編輯閆偉則道出了政策引導層面發揮的積極作用。他指出,這幾年,相關政府部門積極、主動、有效地對民營影視公司的創作題材及內容進行引導,幫助他們科學規劃布局選題,調整供給側。“一方面通過政策的宏觀調控,引導玄幻、古裝等一些產能過剩的題材創作提質減量;另一方面,在審核立項、播出平臺、作品購買等方面為觀眾收視愿望強烈,反映現實生活、禮贊偉大時代的優質作品開辟綠色通道,確保它們得到充足的政策支持和資金保障。抗疫題材作品《在一起》就是有民營公司的參與且得到相關部門支持的實例。”
民營公司異軍突起,促使越來越多優質人才和資本投身主旋律創作
近年來中國密集迎來多個重大歷史節點,給主旋律創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創作機遇。但機遇越大,挑戰越大。不同于其他題材,主旋律作品的創作周期更長,所需資金保障力度更大,對創作者的政治覺悟、藝術功底、思想境界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金剛鉆,才攬得了瓷器活。越來越多民營影視企業投身主旋律創作,在主流話語體系里站穩了腳跟,除了外部因素之外,也是其自身發展到一定規模和水平之后的順勢而為。
隨著影視產業化改革的不斷深化,能快速適應市場潮流的民營影視公司崛起,無論是在企業數量、規模,還是資金、技術,抑或是創作及占有的市場份額方面,都實現了飛躍式發展。“從最初的‘小作坊’式經營發展到現如今擁有成熟產業鏈模式的多元化企業運作,民營企業這種迅猛的發展態勢吸引了大量優質人才,為主旋律創作打造了一支支優質團隊。一些在電視媒體工作的專業人士或自己創立公司,或跳槽到民營影視公司。這些影視業的‘行家里手’擁有豐富的創作經驗,又深諳影視制作發行流程,能有針對性地生產電視媒體或視頻網站需要的內容產品。很多有影視夢的年輕人也選擇民營影視公司作為自己職業生涯的開端。他們精力充沛,觀點新銳,思想活躍,對市場運作和創作方法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為主旋律創作引入了很多新思路、新視角。”楊洪濤認為。他接著說,民營影視企業投融資機制更加靈活,資本來源更加多樣,這也為主旋律創作奠定了堅實的經濟基礎,保證了后續制作宣傳發行的活力與后勁。
創新表達、大眾傳播,讓民營公司出品的主旋律作品越來越受觀眾歡迎
繼《我和我的祖國》之后,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延續名導演合作,同一個主題各選一個故事分別拍攝制作的模式,受到了觀眾喜愛。電視劇《外交風云》則以鮮為人知的外交細節和溫情表達為觀眾打開了一個外交“新世界”,播出期間突破年齡、職業、階層的圈層限制,引發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很多家庭甚至出現老中青三代人同時追劇的喜人現象。年輕網友普遍反映,這些有民營影視公司出品背景的主旋律作品常常以普通人的視角切入,更貼近我們的生活,能讓人產生較強的代入感,又在形式上進行了很多創新嘗試,經常給人耳目一新之感。
“在多年實踐中,我們探索總結出一條打造精品主旋律劇的新路徑,即對劇集類型進行大膽融合、突破與創新,擴大主旋律影視劇的市場規模與受眾群體;在劇本創作中堅持青春化的表達,用心創作,拒絕說教,專注于用故事傳遞時代精神;在劇集攝制上高投入、精制作,誠意為先,精益求精還原歷史;在播出營銷上堅持國家意識,市場化播出,大眾化傳播。”在總結主旋律的生產經驗時,華策影視集團總裁趙依芳介紹。
翻看近年來各大民營影視公司出品的劇單、片單,我們發現,平庸低俗、只圖掙快錢的短視之作少了,而反映時代精神、傳播主流價值并在形式上尋求突破的優質影視劇越來越多。當然,主旋律影視題材的創新不只是民營影視公司一方的責任,而是整個影視行業需要共同謀劃探索的使命。正如解放軍報文藝部原主任陳先義所說,不管是在民營公司,還是在其他類型的企業或機構,不管是從事主旋律創作,還是拍攝其他題材類型,創作者都要心里有國家、民族的大局觀念,在創作生產時始終與時代同頻共振,用心、用情、用功謳歌偉大時代。這樣就不會被市場的眼花繚亂所迷惑,能在紛亂的競爭中辨別出自己的前進方向,創作出來的影視作品自然會受到觀眾的喜愛和社會的認可。沿著這個方向前進,中國影視業一定會有更加輝煌的明天,我們由衷地期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