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日趨加速的數字技術變革,特別是網絡視聽技術的發展,智能視聽在重塑生產生活與人文科技的同時,也再造了國際信息傳播秩序,中國與東盟各國媒體正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更好發揮廣電視聽媒體在促進民心相通方面的積極作用,肩負起構建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的使命與責任?如何順應傳播領域新形勢、把握智能視聽新機遇、提升國際傳播新境界?9月7日,在廣西南寧舉辦的2022中國—東盟視聽傳播論壇上,與會嘉賓及學者積極建言,共話“新時代 新視聽 新機遇 新未來”。
講好互信共贏故事
“面向未來,中國和東盟各國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中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副局長樂玉成在致辭中表示,“廣電視聽媒體傳播的聲音、展示的形象深刻影響著人們對彼此和世界的看法。隨著中國和東盟各國相互依存程度日益加深,增進互信、攜手共贏的要求進一步凸顯,需要廣電視聽媒體發揮好增信釋疑、消除隔閡的‘潤滑劑’作用,系牢國家關系與人民友誼的紐帶,為雙方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發展奠定堅實的民意基礎。”
老撾新聞文化旅游部副部長頗西·喬瑪尼馮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他在視頻致辭中表示,促進中國與東盟媒體合作能夠推動彼此間的文化交流,希望各方共同致力于開創東盟和中國媒體間互聯互通新模式,為構建東盟共同體、實現《東盟共同體愿景2025》、助力2025年東盟文化社會共同體藍圖作出重要貢獻。
“中國與東盟關系的根基在民間,未來在青年。通過視聽平臺的共建共享、視聽內容的傳播交流,我們可以看到彼此更真實、更豐滿的形象。中國與東盟的傳統友誼與互利合作,將不再只是抽象概念,而是每個人特別是青年人都觸手可及的一段視頻、一首音樂。”中國駐東盟大使鄧錫軍在視頻致辭中表示。
今年是中國東盟全面戰略伙伴關系起步之年,也是《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生效實施之年,中國與東盟友好合作進入新階段,掀開新篇章。經濟日報社副總編輯季正聚在致辭中表示,“新聞媒體工作負有聯接中外、溝通世界的職能。講好中國—東盟互通共融的合作故事,媒體發揮的作用不可替代”。
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苗慶旺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廣西立足“一灣相挽十一國,良性互動中東西”的獨特區位,持續加強與東盟國家經貿、人文等領域的交流,雙方互聯互通水平不斷提高,協同共濟的經貿聯動格局、守望相助的人文交流格局逐步形成。廣西愿與東盟各方一道,不斷擴大視聽領域合作,促進文化交流、實現合作共贏,以新廣電、大視聽助推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
構筑國際合作新平臺
截至2021年底,我國網絡視頻用戶規模達9.75億,視聽傳播呈現多元發展新趨勢,視聽產品也借由傳播平臺滲透進人們工作生活各類場域。平臺的多功能拓展使得視聽產品傳播在主導傳統媒體場域的同時,也扮演著社會媒介化和信息化的中介性角色。理解這一點,對推動國際傳播的視頻化戰略轉型意義重大。
中國傳媒大學副校長段鵬認為,在過去的工業時代,專業的語言體系、集中的技術體系、復雜的組織手段塑造了傳播方式的單向性。在當今的信息時代,視聽傳播呈現數字化、網絡化、去中心化趨勢,傳播方式也呈現明顯的開放性。在未來的智能時代,智能視聽將超越文化和語言差異,使國際傳播走向全民參與的新高度,互動性將成為新傳播秩序的重要特征。
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副會長魏黨軍表示,目前,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IPv6、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革命成果在行業內廣泛融合應用,支撐著視聽行業迭代發展,實現行業新突破。超高清視頻、擴展現實、360^°全景視頻、全息成像等新視聽技術研究正大幅提升視聽內容制作、傳播、存儲、播出、消費全產業鏈條智慧化水平。
2021年1月,東盟舉行首次數字部長會議并發布《東盟數字總體規劃2025》,明確了未來5年東盟數字發展的目標和路徑,新媒體、互聯網將逐漸成為中國—東盟廣電視聽行業間合作新主流。中國—東盟視聽周組委會秘書長,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副部長、廣播電視局局長滿昌學表示,未來廣西將加強智慧廣電新技術、新產品、新業務研發,加強基于5G網絡的各類高清視頻在教育、醫療、安防等領域的合作,推動廣電視聽與數字生活高度融合,為中國和東盟發展數字經濟提供新引擎。
論壇期間,共有10個項目通過線上和線下形式進行簽約。簽約項目較往屆相比覆蓋范圍更加廣泛,既有廣西與云南間的廣電視聽領域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也涵蓋了開拓東盟市場合作項目、中國—東盟跨境電商直播合作、影視作品合作拍攝,電視劇、廣播劇、動畫片、綜藝節目在東盟地區授權播出和海外發行等多個方面。這些項目的簽約及落地將為進一步推動中國—東盟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注入強大動力。
本屆論壇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柬埔寨新聞部、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經濟日報社主辦,廣西壯族自治區廣播電視局、經濟日報社新聞發展中心承辦。(韓敘 劉暢)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李冬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