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東衢
有句歌詞這樣描寫貴州:“烏蒙山連著山外山,月光灑下了響水灘。”
山連山,山外還是山,這就是貴州。
兩億多年前,一系列的地殼運動將原本處于汪洋大海之中的貴州擠壓出千溝萬壑,“擠”出125.8萬座大山。
在16年的職業生涯中,我始終在貴州的百萬群山里,用鏡頭記錄山海相連的遠方。
在近期舉辦的《國社之鏡·世紀光影》攝影展中,正好選用了我在“山外山”觀“海中海”的三張照片。
群山之巔的萬橋如海
從衛星上看,貴州的百萬群山如同綠色的海洋,而在綠色的“波濤”之間,一座座橋梁幫助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實現通江達海的夢想。
1989年12月13日,新華社播發記者周曉農采寫的報道《中國貴州堪稱橋梁博物館》:“貴州省已有二千九百多座橋梁,或跨山渡嶺,或鎖河平溪,將三萬公里公路連為通途。大約平均車行每十公里即可見橋梁一座。中國交通部的專家們不久前來此間考察后贊嘆:‘貴州真是一個橋梁博物館’。”
誰也不曾想到,今天貴州橋梁數量已是35年前的近10倍。
群山之巔,萬橋如海。
作為全國唯一沒有平原支撐的省份,貴州已建成公路20余萬公里,高速公路通車里程超過8000公里,已建和在建橋梁近3萬座,世界排名前100的高橋中,近半數在貴州。
近10年來,我用手中的鏡頭,管中窺豹地記錄了貴州“萬橋連山海”的壯觀景象。
北盤江大橋,跨越云南和貴州交界的大峽谷。這座大橋以其橋面至江面565.4米的垂直高度,被吉尼斯官方認證為“世界最高橋”。
將無人機升到500米高空俯瞰:北盤江流經此地時,突然調轉鋒頭而下,湍急的水流在崇山峻嶺間切割出一道深深的大峽谷。而北盤江大橋就像是要將大峽谷兩岸“縫合”一樣。
“出山”,是貴州人的千年夢想。
一座座架設在高山峽谷間的大橋,讓“地無三里平”的貴州從“不平”到“平”,實現了從“千溝萬壑”到“高速平原”的精彩蛻變。
美麗鄉村中的人山人海
2023年3月27日,貴州臺江縣臺盤村全省首屆“美麗鄉村”籃球聯賽總決賽現場,我有幸記錄下了“熱氣騰騰”的中國鄉村。
暮色低垂,周圍連綿起伏的山巒隱入夜幕。燈光照亮球場的瞬間,總決賽開打了!從球場內的任何一個地方往外望去,都可以看到數萬張人臉組成的“村BA”的“背景墻”,每一張臉龐都像是畫面中的“像素點”。
鑼鼓喧天,歡呼聲在群山間層層回響,數萬名觀眾揮舞手機電筒閃耀全場。
輸贏似乎并沒那么重要。現場數萬名觀眾,你很難講清誰是哪支球隊的球迷,不管是哪支球隊,只要打出了精彩配合,現場就會發出潮水一般的歡呼。好些村民把自家的鐵盆、鐵鍋帶到現場,鼓盆而呼的他們毫不在意今晚回家是否只能用變形的鍋、盆做飯、洗臉。
臺盤村位于苗嶺山脈主峰雷公山東部,與成千上萬個苗鄉侗寨一起點綴在崇山峻嶺之中。這里有青山綠水,有層層梯田,有錯落的吊腳樓,有嘹亮的飛歌,有多姿多彩的蘆笙舞……靜謐的小村莊里,三分之二村民有打籃球的習慣,在農閑和傳統節日都會舉辦大大小小的籃球賽。
自1936年起,臺盤村每年至少舉辦一次籃球賽,至今沒有間斷過。半個世紀前,這里曾出現一支火遍全國的“苗寨女子籃球隊”。從20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被籃球運動吸引的苗族姑娘們在這里形成了4代苗寨女籃,無數苗族女孩因籃球而改變了命運。
今天的臺盤村,兩歲多的孩子,自打會走路,就會在球場上追著籃球跑。籃球在臺盤村,既是一種體育活動,更是一種生活方式。
我們試圖講述:通過這場“籃球嘉年華”,在狂歡中、在拼搏中,體育精神被平凡的村民演繹到極致;體育無關功利、無關輸贏,但是關乎生活,關乎快樂!
從空中俯瞰,夜幕下的臺盤村籃球場就像是一顆璀璨奪目的綠寶石,光芒所到之處,一派繁榮景象。這不禁令人感慨,一個籃球正在從方方面面改變一座縣城,鄉村體育的多元功能正在顯現。
在“村BA”“村超”的報道中,我們將視角聚焦在每一個普通人身上。
周星馳導演的電影《功夫》中描寫了這樣的故事:一群身懷絕技的武林高手,卻安然于人間煙火,兒女情長,淡泊世間風云。為時局所迫,不得不出手的那一刻,他們才一展頂尖高手的絕頂風華。
“大隱隱于市”,在“村超”系列報道中,我們也找到了很多這樣“隱于鬧市”的“平凡英雄”。榕江縣卷粉店小老板董永恒在日常生活中平平無奇,卻在“村超”球場上因為一連串精彩進球,已經收獲不少“粉絲”。參加“村超”12場比賽,董永恒累計進球15個。因個人不俗的表現,他獲得這一季“村超”金靴獎。“村超”賽場上,幾乎每支球隊都是由當地各行各業的“村民選手”拼湊而成:殺豬的、賣魚的、開店的、掌廚的……因為熱愛足球而走到一起,為自己的夢想和村子的榮譽而戰。“村超”現場,每一位村民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快樂和價值。
我們在美麗鄉村中,看到了人山人海,通過講述一個個小人物背后故事,我們勾勒出了鄉土中國活力四射的“精氣神”。
現在,貴州臺江“村BA”和榕江“村超”先后出圈,火遍全網,雙雙續寫新的傳奇。
喀斯特洼地里的星辰大海
發現900余顆新脈沖星、首次在射電波段觀測到黑洞“脈搏”、探測到納赫茲引力波存在的關鍵證據……近年來,“中國天眼”成果頻出,不斷拓展人類觀測宇宙的視野極限。
公元前278年,屈原在《天問》里發出這樣的疑問:日月安屬?列星安陳?
如今,借助全球最大且最靈敏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將人類“視界”延伸到百億光年之外。
很榮幸,我從2008年開始跟蹤采訪“中國天眼”——從2008年奠基,到如今“中國天眼”已進入成果爆發期,我以記錄者的身份,全程見證了“中國天眼”的每一個關鍵瞬間。
2023年6月22日,科學家宣布:“中國天眼”發現了一個軌道周期僅為53分鐘的脈沖星雙星系統,是目前發現的軌道周期最短的脈沖星雙星系統,從觀測上證實了蜘蛛類脈沖星從“紅背”向“黑寡婦”系統演化的理論。
由于處于演化中間狀態的脈沖星軌道周期非常短,兩顆星距離非常近,對觀測提出了極大挑戰。得益于“中國天眼”的超高靈敏度和極強探測能力,這一演化路徑才得到證實。
在現場對此專題采訪時,一場大雨剛過,“中國天眼”和它周圍的群山云蒸霞蔚,美不勝收。我用無人機記錄下這個壯觀的場面。
從選址、建設到調試、運營,“中國天眼”建設運維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無不在運用中國智慧和中國制造,在人類極目宇宙的道路上貢獻著力量。
在貴州的百萬群山中采訪,我時常提醒自己,要像“中國天眼”一樣:身在洼地,心系宇宙。目力所及皆是百萬群山,心中所系卻滿是星辰大海。
《莊子·大宗師》里這樣寫道:“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澤,謂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負之而走。”意思大概是:把船藏在山谷里,把山藏在深澤中,可說是十分牢固了。可是誰能知道,造化之力可以負之而走。
兩億多年前,造化之力將海水擠出貴州,但是同樣的造化之力,也讓我用鏡頭記錄下了百萬群山中的萬橋之海、兩村賽事中的人山人海,以及百億光年之外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