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長沙10月11日電(記者白田田)“沒想到一紙信用,可以價值‘千金’。”回想起近兩年來企業的快速發展,湖南衡陽一家園林企業的董事長趙峰感念通過平臺申請的那筆350萬元信用貸款。
這個平臺,是2016年開始運營的衡陽市金融信用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它以“互聯網+大數據”為技術基礎,集合了人民銀行、工商、社保、電力等22個部門的數據,成為銀行向企業放貸的重要參考依據。
截至目前,衡陽市金融信用信息平臺注冊企業用戶超過1萬家,參與合作的金融機構30家。已促成企業信用貸款745筆,貸款金融達150多億元,638家企業因此受益。
在衡陽市金融信用信息平臺上,注冊企業發布融資需求,銀行發布金融產品,雙方在線上進行對接。如果一家企業“一對多”地發布融資需求,多家銀行可以“搶單”,并在線查看企業信用信息。
工作人員在電腦上向記者演示在線查詢、打印的《企業綜合信用報告》,涵蓋了企業概況、知識產權、對外投資等基本信息,水電燃氣、社保繳費等經營信息,行政處罰、欠繳稅款、法院判決等風險信息。
衡陽市金融信用信息服務中心負責人陳蓓麟說,很多地方的信用貸款仍需要擔保,而衡陽基于信用信息的大數據分析,實現了“純信用貸款”,有利于破解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難”,讓金融機構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有了這些信用信息,銀行放貸更有底氣。”中國銀行衡陽分行公司業務部總經理李尤章說,過去銀行要到企業實地逐一核查用電、用水、納稅等信息,了解“人品、產品、抵押品”。現在通過信用信息平臺的數據,就能基本判斷企業是否正常、穩定、誠信經營,不用看抵押物。
兩年前,趙峰的園林企業正處于發展關鍵期,急需資金新建大型苗圃。但企業沒有多少固定資產,苗木也不能作為抵押物,如何融資讓他犯難。抱著試一試的想法,他在衡陽市金融信用信息平臺提交了申請資料,很快獲得了信貸資金,此后兩年接連續貸。
困擾企業的“融資慢”問題由此得到較好解決。據了解,原來從企業申請貸款到銀行放款,需要一個半月至兩個月,而現在時間可縮減至兩個星期甚至更短。
誠實守信“受益”,違約失信“受限”。中國銀行衡陽分行個人金融部副主任陸琦舉例說,衡陽當地有家茶葉企業,貸款需求非常強烈,但信用信息報告顯示該企業曾經有過7次逾期還款記錄,便無法獲得銀行貸款。
“信用越來越重要,越來越值錢。”趙峰告訴記者,得益于兩年前的那筆信用貸款,他的企業走上發展快車道,年營業收入由2000多萬元增長到了1億多元。
(責任編輯:單曉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