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1月21日報道 外媒稱,中國2003年提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戰略號召,13年后,東北三省經濟排名仍處在全國墊底位置,而“投資不過山海關”的坊間說法亦凸顯東北面臨的現實窘境。
據路透社11月17日報道,基于此,中國最新推出包括財政金融以及國企改革等全方位的振興東北舉措,并在政策扶持方面給予大力傾斜,以助推東北重新崛起。
中國國家發改委振興司司長周建平在發改委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指出,對東北的形勢看法可以用20個字來概括,增速偏低,仍在筑底,困難較大,分化加大,亮點不少。“1-10月份的數字還沒有出來,但是1-9月份的數字大家都看到了,在經濟增長方面,遼寧只有-2.2%;吉林不錯,有6.9%,跑贏了全國;黑龍江是6.0%,全國平均水平是6.7%,在全國四大板塊里確實是墊底的,增速也偏低。”周建平稱。他認為,東北經濟現在仍在緩慢筑底,再出現大幅下滑的可能性很小。吉林、黑龍江和去年比都在回升,另外一些積極因素也在增多。遼寧隨著現在逐步調整到位,明年會有個很好的發展勢頭。
振興東北再出發
報道稱,為應對東北地區經濟下行壓力,中國國務院最新發布意見,表示將在2016年底前出臺深化東北地區國有企業改革專項工作方案,加快推進東北三省地方政府債務置換。
中國政府網16日刊登“推進實施新一輪東北振興戰略、加快推動東北地區經濟企穩向好”的意見,國務院提出在東北三省各選擇10-20家地方國有企業開展首批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
事實上,中國振興東北的政策如雨后春筍出臺了一波又一波。2003年就提出振興東北戰略,其后振興東北的文件屢見不鮮。今年初,國務院印發關于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干意見,8月份,發改委出臺推進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三年滾動實施方案等。
周建平就認為東北三省目前的困境與其自身原因可能更多一點。歸根結底還是體制機制問題,是結構性問題。而缺乏好的營商環境,背后反映的不僅是地方政府執政理念的問題,更主要是人的問題。為了營造好的投資環境,最新發布的政策明確提出在東北地區先行試點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實行企業投資項目管理負面清單制度。開展優化投資營商環境專項行動,推進“法治東北”、“信用東北”建設。
周建平也提到,雖然東北經濟仍在全國墊底,但相較十年前的經濟總量仍有很大增長,針對網絡流轉東北人口大幅凈流出的唱衰東北經濟的報道,他認為與事實并不符。“東北十多年人口流出100多萬,并不像網上說的每年流出100多萬,但人口流出的結構很讓人擔心,流出的主要是高端人才和技術骨干。”周建平。
減少行政干預 市場化方式融資
報道稱,規劃提出了用市場化的方式開展融資,包括國家設立東北產業振興基金,對東北困難地區進行保障轉移性支付,重點保障民生。同時在利用天使基金、創投基金,還有預期收益比較好的PPP模式,也都進行了規劃。
針對政府監管缺位,越位和不到位,以及習慣用行政手段掌控資源配置的疑慮,周建平坦稱,大家工作中都有些慣性思維,路徑依賴,熱衷于直接或者過細的配置資源,目前東北在經濟管理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職能上的錯位、越位、缺位和不到位的問題,東北地區可能更多一點。
文件中提出將組織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與江蘇、廣東、浙江三省,還有沈陽、大連、長春、哈爾濱和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四市建立對口合作機制。周建平指出,對口支持不是幫扶更不是援建,而是覺得東北與東部地區需要政府對標學習,學會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更多地利用經濟手段、政策手段、市場手段、法律手段來管理地方的經濟社會發展,保證經濟處在良性發展,盡可能少用行政手段。
(責任編輯:孫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