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海代表團參加審議,并發表重要講話。代表委員們認為,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為推進改革、發展和創新指明了方向,鼓舞了精神,堅定了信心。
創新,讓經濟發展后勁十足
“目前,中國C919大型客機首架機已進入首飛準備狀態。”當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大型客機總設計師吳光輝透露這一消息時,現場一片激動。“如果沒有技術創新,我國航空工業不可能取得今天這樣的好成績。”吳光輝委員認為,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代表團的講話中提到要“堅定踐行新發展理念,深化改革開放,引領創新驅動,不斷增強吸引力、創造力、競爭力,加快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為一線的科研工作者指明了方向。只有堅持自主研發和創新,才能實現我國各領域高技術產業項目的成功,提升國際競爭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根本要靠創新。全國人大代表、成都市委書記唐良智對此深表贊同。“近年來,成都統籌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加快成都科學城建設,大力實施創新引領行動,發展動能明顯增強。2017年,成都將通過創新,培育和轉換城市發展動力,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活力城市。”唐良智代表說。
創新,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創新。我作為一名科研工作者,聽了很有感觸。”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先進納米技術中心主任劉昌俊認為,只有創新才能引領和改造傳統制造業,多年來,國家一直堅持創新發展方針,在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的瓶頸時期,我們仍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劉昌俊委員告訴記者,去年,傳統制造業景氣有所回升,在石化領域,東南沿海地區新開發了多個千萬噸級煉油項目,這與煉油化工技術的創新升級是密不可分的。
“海南要改變經濟結構單一現狀,實現產業多元化,就必須依靠創新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培育增長新動能。”全國人大代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技術經濟研究部部長呂薇認為,一定要充分利用技術創新挖掘海南獨特的資源優勢,例如通過技術創新優化品種推動熱帶高效農業發展、創新發展海洋生物產業等。
“對于企業而言,貫徹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個層面是企業要通過技術創新來研究和生產高端產品,淘汰技術含量低的產品。另一個層面是企業要主動調整結構,從傳統的實物生產者向價值提供者轉變,從傳統的重資產思維向重資本思維轉變,也要從資源消耗型向環境友好型這個方向去轉變。”全國人大代表、天倫集團董事長張瀛岑認為,在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過程中,政府的改革思路和政策也應該創新,進一步加大支持創新的力度,營造激勵民營企業創新的良好環境。
只有真正重視技術創新,加大投入,企業才能生產出高質量的產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才能結出碩果。作為一名技術領域的老員工,全國人大代表、中航工業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工程師洪建勝對企業的創新過程有著深刻體會。“1982年,我剛到成飛,出的第一趟差是到云南調試從國外引進的一套系統。1989年第一次出國出差,學到的技術我甚至不確定以后會不會用到。曾經,我們的技術都是從國外引進,那是一個消化、吸收、再創新的時代。現在,我們大力提倡自主創新,產品更新很快。去年,成飛的產品在珠海航展上獲得了一致好評。”洪建勝代表說。
創新,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真正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讓更多千里馬競相奔騰。”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多次提到人才問題,并強調要改革人才培養使用機制,借鑒運用國際通行、靈活有效的辦法,推動人才政策創新突破和細化落實。
“只有加強國家人才隊伍建設,才能為社會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撐。”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綜合信息系統研究中心副主任易建強認為,人才隊伍建設不能只依賴引進外來人才,凝聚智慧、激發創新活力還要靠我們自身的人才培養和團隊構建。據易建強委員介紹,過去幾年,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通過組織人才開展學術交流活動,對青年拔尖人才給予支持和資助,并探索設立針對不同類型高層次人才的激勵項目等組建優秀人才隊伍。
談到培養人才,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經濟體制改革專項小組副組長孫廷喜感觸頗深。近年來河南經濟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傳統農業大省面臨轉型升級,農業供給側改革迫在眉睫,這些問題的解決需要大量高端人才,“不解決人才問題,經濟發展很難取得突破。”對此,河南正積極探索聚集人才、充分發揮人才作用的體制機制,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積極引進外來人才,激勵本土人才,努力把人口優勢轉變為人才優勢。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各行各業越來越急需專業化技術人才。因此,全國人大代表、安陽市第一中學校長黃艷建議國家應繼續加大對職業教育的投入和支持。
全國人大代表、內蒙古自治區黨委組織部部務委員鄧偉認為,“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我們做好人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對內蒙古而言,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加渴求人才”。據介紹,目前內蒙古全區共評選“草原英才”1016人、創新創業團隊406個、創新創業基地72個,且正在育人選人用人體制機制改革方面發力,不斷提升人才政策的競爭力。
“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說到了科技工作者的心坎里。”全國人大代表、太原理工大學教授李瑞豐說,2016年我們有一大批重要科技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讓國人為之自豪和驕傲,“我們對科技創新事業的明天充滿信心,對實現中國夢充滿信心”。(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李 哲 郭靜原 李華林 陳 力 劉 暢)
更多報道請見 “穩中求進 團結奮進——2017全國兩會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