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15日訊(記者張亮)專業而神秘的軍工行業,從沒有像今天這樣引發資本市場投資者關注。全國兩會期間,軍民融合再獲高層力挺,讓投資者對這一國家戰略充滿遐想。
習近平總書記日前出席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解放軍代表團全體會議時強調,立足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的深厚土壤,順勢而為、乘勢而上,深入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開展軍民協同創新,推動軍民科技基礎要素融合,加快建立軍民融合創新體系。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到,要促進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協調、平衡、兼容發展,深化國防科技工業體制改革,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
實際上,早在2015年3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解放軍代表團全體會議上,就第一次明確提出把“把軍民融合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2016年3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關于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的意見》。今年1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決定設立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此次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對加快建立軍民融合創新體系再次提出新要求。
從這一系列部署來看,2017年有望成為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落地元年,我國軍工產業的改革進程將從前幾年的小步緩行,轉向大踏步邁進。
我們知道,軍民融合主要包含兩層含義,一是“軍轉民”,就是軍事技術在民間的使用;二是“民參軍”,即民口主體參與軍工市場,同時也包含民間資本進入國防科技工業投資建設領域,民口企業有序參與軍工企業的改組改制。
有關專家指出,軍民融合發展是國防科技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深度融合,代表著科技創新與現代產業的發展方向,是建設先進國防科技工業的物質與技術基礎。大力發展軍民融合產業,有利于推動技術創新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對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巨大的帶動作用。
因此,可以說,軍民融合是富國、強軍、利民的大戰略,勢必將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國防大學國防經濟研究中心新近發布的《中國軍民融合發展報告2016》顯示,我國“民參軍”已呈井噴之勢。截至2015年底,獲得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的民口單位約占總數的三分之二。《報告》還顯示,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確立的100個大項目中,與軍民融合相關的占40%左右。這標志著我國軍民融合正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推進。
可以預料,軍民深度融合的一攬子政策將接踵而至,從而觸發軍工行業整體改革的馬太效應。
據悉,頂層設計方面,全面推進國防工業軍民融合指導意見、軍民融合“十三五”規劃已經制訂,并有望年內出臺。此外,有關部門還在論證設立軍民融合產業基金,加快培育若干“民參軍”骨干企業。軍工科研院所分類改革的部分方案也已成稿并報審,即將進入發布程序階段。而隨著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推進,軍工企業混改也將成為國企混改的重要突破口。
具體到細分行業層面,有專家指出,軍民深度融合有望在三大領域率先取得重大突破。一是“軍轉民”,北斗衛星的商業化運作,其市場規模巨大,應用前景廣闊。二是“民參軍”,民用大飛機的研制將加速,除商業化用途外,民用大飛機為軍用特種機的研制奠定基礎。三是軍民協同,我國造船業規模巨大,規模效應降低了軍艦的建造成本,軍民協同的推進也可以改善民口造船業當前面臨的不利境況。
中央已定調,大幕已拉開。軍民深度融合的前景值得期待!
(責任編輯:張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