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貴生(右一)和村干部走在街道上(9月14日攝)。新華社記者 曹 陽攝
萬里黃河,九曲蜿蜒,至山西河津后出晉陜峽谷,水面陡然開闊。岸上,便是“鯉魚跳龍門”傳說發源地——龍門村。
千百年的傳說,道出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山西省河津市清澗街道辦龍門村黨委書記原貴生,讓傳說變為現實。20多年來,原貴生帶領全村人更換腦筋、發展產業,去年,村民人均收入達到2.7萬元,實現了生有所養、老有所依。
原貴生,這位百姓致富帶頭人,光榮當選黨的十九大代表。
龍門村位于黃河岸邊,明清時曾是重要渡口,一度商賈云集,繁榮興盛。隨著現代交通的發展,龍門村地位下降。
怎樣讓鄉親們致富?龍門村人與其他山西農村一樣,看中了焦化。1996年,原貴生上任村黨委書記,將村里年產2.5萬噸的焦爐生產線提高到22萬噸,隨后又提高到60萬噸。
同時,龍門村以相關產業政策為指導,又興辦了水泥廠等企業。
那段時間里,山西的村辦企業大干快上,上馬小煤窯、小高爐、小水泥廠等污染項目,幾乎是村村點火、戶戶冒煙。難能可貴的是,龍門村村辦企業始終設定“閘門”,嚴格按照國家政策標準進行生產。
“這樣做吃虧了嗎?沒有。”原貴生說,“當年全縣有60多家焦化廠,現在能開工的不過五六家;全縣40多家水泥廠,現在只剩龍門一家了。”
近年來,龍門村再次謀求轉型,以“禹鑿龍門、魚躍龍門”為主題的黃河歷史文化為抓手,努力實現由傳統產業向旅游業邁進。
經過多年苦心經營,龍門村成了山西名村。村辦產業壯大了,下一步怎么發展?
與一些名村相比,龍門村并沒有滿足于集體經濟一花獨放,而是積極探索集體控股、村民入股、聯戶入股,甚至引進外來資本。在確保集體經濟主體地位的同時,各種所有制經濟百花齊放,小村莊做出了大格局。
“不同的所有制就像不同的汽車,有的跑得快,有的拉得多。只有合理調配,村子才發展得更快。”原貴生表達自己的理解。
2012年,龍門村引進安徽合肥的一家企業,建成高端色素炭黑生產線。原本村里生產的炭黑一噸只能賣五六千元,深加工后的新產品,一噸賣到十幾萬甚至幾十萬元。
如今,這個原本只有3600多人的村子,外來人口就有六七千人。河南、安徽、甘肅等十幾個省份的打工者和管理人才在這里扎下根,甚至美國、法國、伊朗的專家也在村里長住。
截至2016年底,龍門村集體企業固定資產達15億元,年產值28億元。如今,龍門村一年三次分紅,1月按人口分紅,6月按股權分紅,9月聯戶分紅……龍門村人人持股、年年分紅,村民人均純收入2.7萬元。
“當干部要有責任,敢擔當,能苦干,要帶領群眾共同富裕,過上好日子。”原貴生說。
(據新華社太原9月30日電)
(責任編輯:孫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