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須要有“生活品質提升”這個重要內涵。上海這座擁有2400萬常住人口的超大城市,正通過升級“繡花功夫”,攻克現實難題,努力提升人民生活品質。
住,安居又樂居
11月27日下午的上海,天氣晴好。家住金梅園43弄的倪建玲,正盤算著自家房屋改造的事兒。她家4口人,住在一間24平方米的房子里,還要和鄰居合用一個僅2平方米的衛生間。“我家房子已經納入舊住房成套改造規劃,聽說明年初就可以動工,到時候,就不用排隊等著上廁所了。”倪建玲說。
幾乎同一時間,杏楊園309號101室的王天晴也跟鄰居們聚在小區改造后的車棚附近,趁著天好,拍拍照片。要知道,這個車棚以前可是個違法建筑,拆違改建后,變身“空中花園”,成了小區的景點。
金梅園和杏楊園同屬普陀區曹楊新村街道,曹楊新村是新中國成立后建設的第一個工人新村。如今,這里卻“落伍”了,以老舊公房為主,還有9884戶像倪建玲家一樣的合住戶。而且,居住條件的限制還讓違建成為較普遍的現象,天井加頂、過道設門現象屢見不鮮。
城市發展亟需補齊這樣的短板。但拆違不是簡單地拆,更要給居民一個舒心的居住環境。“在拆違和改造過程中,為把工作做實做細,包括曹楊新村在內的普陀區的10個街鎮都有各自的辦法和經驗。我們采取‘規劃引領,群眾參與’的方式,街道相關部門主動上門了解居民訴求,收集居民關于改造方案的意見。當居民100%簽約同意后,才開始動工。”普陀區社區辦主任姚軍告訴記者,成片的拆違工作今年已經完成,零星的、散亂的違建將是接下來的難點,舊住房成套改造也在推進當中。
普陀區的拆違改造只是上海全市“補短板”的一個縮影。短板阻礙進一步的發展,若不及時補好,還會反過來影響長板繼續加長。因此,對標全球最高的上海,在探索前行的同時,也用有溫度的舉措修補著短板。
行,快捷更便捷
11月26日晚,上海綠地申花和上海上港的足協杯決賽結束,雙方球迷走出8萬人體育場,其中大部分人是通過換乘上海地鐵1號線或4號線,有序地離開這里。這時,上海地鐵路網運營協調和應急指揮中心的大屏幕上,實時顯示著站臺上的運營情況。上海申通地鐵集團有限公司運管中心總經理助理朱利敏后來告訴記者,為及時把球迷送回家中,他們特意為這場比賽制定了3套方案,對各種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作了預案。
目前,上海地鐵已形成15條線、617公里(含磁浮線29公里)、367座車站的規模,位居世界第一。今年1月至10月份,日均客流達960萬人次,最高日客流1186萬人次。對于擁有2400萬常住人口的上海來說,相當于每天有半個城市的人都靠地鐵出行,由此產生的運營壓力可想而知。
面對挑戰,唯有精細管理才能破題。
“為減緩早晚高峰時段的過度擁擠,通過擴大列車編組、加快增購車輛、改造信號設備等方式挖掘管理潛能,優化列車運行圖,縮小發車間隔。2015年以來,網絡高峰時段發車間隔平均從3分50秒縮小至2分55秒,10條線路縮小到3分鐘以內,11號線最小發車間隔縮小到2分鐘,在業內都是領先的水平。”上海申通地鐵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葛世平告訴記者。
與此同時,葛世平說,在確保安全運營的前提下,公司還探索試行地鐵夜間延長運營服務。今年4月份起,對6條線路實施周末和節假日延時運營過零點,平均延時83分鐘,最長延時105分鐘,讓深夜晚歸的市民更加方便快捷,也帶動上海夜市經濟的發展。
按照規劃,2017年,上海軌道交通在建項目共10個,在建線路里程216公里,車站140座。2017年底,將有3個項目55公里建成投運,到2020年底,網絡運營規模將超過830公里。“到那時,更加考驗我們精細管理的‘繡花’功夫。”葛世平說。
游,清新亦貼心
城市河流在一定程度上塑造著城市的性格。黃浦江是上海的母親河,本應與市民“親密接觸”,但由于歷史原因,沿江空間被各大單位占據,公共屬性漸弱,母親河與人們的距離遠了。為了重新“連通”,上海決定還江于民,有望于今年底實現從楊浦大橋到徐浦大橋45公里濱江公共空間的貫通開放,兩橋之間還要完成新改建約32.4公里的濱江漫步道、跑步道、騎行道工程,讓人們有切實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而在45公里之內,有一段2.5公里的岸線,因為擁有眺望陸家嘴和外灘的最佳視角,獲得了“濱江明信片”的美譽,這里就是虹口濱江,今年7月份已實現基本貫通。如今,漫步在虹口濱江,時而徜徉于綠蔭廊道,時而穿行于彩色花帶,或許還會與歷史上愛因斯坦、卓別林、魯迅、郭沫若等人的腳步重疊。想當年,愛因斯坦等海外名人在此登岸,邁出了解中國的第一步;魯迅、郭沫若等在這里登船東渡求學,放眼看世界。
但是,“造景”不易。“黃浦江沿岸是黃金地段,如果拿來做房地產,經濟價值不低。但黃浦江更是市民的,必須還江于民。沿線企業、住宅錯綜復雜,一些地區被圈在院子里,是這些企業或住宅的‘后花園’,是配套空間的綠化標準。現在打造成公共開放空間,是得到沿線單位的大力配合的。”上海虹口區建管委主任宣一洲告訴記者。
管理,就更難。宣一洲說,虹口濱江貫通后,就要靠管理提升人們的感受度了。“管理都是細致的工作,比如設置直飲點、標志標識、WiFi等,但都與人們息息相關。接下來,還要將濱江效應向腹地延伸,提升黃浦江作為母親河的帶動效應。”
這也就意味著,城市公共空間的打開不是一次性的過程,而是品質、功能、文化內涵不斷更新向上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才能實現上海為自己設定的“建筑是可以閱讀的,街區是適合漫步的,公園是最宜休憩的,城市始終是有溫度的”發展新愿景。(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牛 瑾 吳 凱 徐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