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們要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改善民間投資環境,完善公共投融資體系,把擴大有效投資的重點放在補短板上,通過穩投資推進穩增長和培育發展新動能,形成有效供給和新需求,推動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一是根據經濟發展和消費升級的方向確定有效投資的重點領域,補民生短板。隨著人均收入提高,今后我國從傳統消費品向服務消費轉變的趨勢將日趨明顯。旅游、養老、醫療和教育等是我國消費升級的重要方向。目前我國這類產品的供給相對短缺并且質量不高,迫切需要通過增加投資來增加供給和提升質量。不過,這類產品呈現準公共產品的特征,在供給主體的確定和提供方式的選擇上,仍然需要精巧的設計,避免低端重復和無效投資。二是根據科技發展的方向確定有效投資的重點,補科技創新短板。目前,我國核心關鍵技術仍存在短板。我們要堅定不移地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補上科技創新短板,通過相關激勵方式持續加大對關鍵技術研發的支持力度,引導資金流向關鍵技術研發,培育長期投資動能。三是根據經濟發展規劃和扶貧攻堅計劃確定基建投資重大項目,補上基礎設施建設短板。四是根據綠色發展理念確定綠色經濟領域有效投資,補上綠色經濟短板。五是優化有效投資的空間布局,補上區域經濟短板。目前我國城鄉之間、東中西部經濟發展仍存在較大差距,擴大有效投資應結合城鄉經濟發展、東中西經濟發展階段和實際需要,優化投資空間布局。(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汪紅駒)
(責任編輯:單曉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