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金融的發展是一個漸進過程,市場需要“文火慢燉”,持續培育——
消費火正旺 金融添把柴(熱點聚焦·擴內需,消費加把勁④)
年輕人消費方式的改變和信用消費意識的增強,推動消費金融行業井噴式增長
“現在工作這么累,想在休息日好好犒勞自己。只要有假期,我就會去世界各地旅行,已經去過韓國、日本、緬甸和好幾個歐洲國家,土耳其、以色列、厄瓜多爾的加拉帕戈斯群島都在我未來的旅行清單上。”上海某律所的年輕律師吳辰偉對記者說,盡管自己收入還不錯,但動輒兩三萬元的旅行花費也讓他覺得有些頭疼。所以今年“十一”假期和女友去塞班島度假,吳辰偉在去哪兒旅行網預訂時就選擇了分期付款。“包含往返機票和五星級酒店住宿的7天塞班島自由行,如果一次性付款,兩個人總價是22100多元,我選擇的是分12期付款,每期還1960元左右,這種付款方式為我減輕了用錢壓力。不一定賺多少才能花多少,‘先消費后付款’很受我們年輕人歡迎。”吳辰偉說。
80后、90后等年輕一代消費方式的改變和信用消費意識的增強,是近些年我國消費金融行業蓬勃發展的重要動力。來自山東臨沂的劉明露今年24歲,在天津一家創業公司擔任行政助理。“我平時喜歡看日本動漫和綜藝,慢慢地對日語產生了興趣。但是我收入不高,扣除房租和日常開銷后,工資所剩有限,沒辦法一次性付清學日語的錢。”劉明露說,近兩年她喜歡上了“先消費后付款”的模式。去年她用螞蟻花唄在淘寶上分24期購買了一部華為P10手機,今年3月用招行信用卡刷了一臺聯想筆記本電腦。“這次我報名滬江網校的日語課用的是京東白條,分6期免息,每月還款510元。以后我還想學學商務英語,只要在自己的承受范圍內且能及時還款,花未來的錢滿足今天的愿望,我覺得是一筆劃算的買賣。”
銀保監會近日下發通知,要求積極發展消費金融,適應多樣化、多層次消費需求,提供和改進差異化金融產品與服務,支持發展消費信貸,創新金融服務方式,積極滿足旅游、教育、文化、健康、養老等升級型消費的金融需求。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希淼說,與之前的政策措施相比,“積極發展消費金融”是比較值得注意的信號。擴大內需是下半年經濟工作的重要著力點,近段時間消費增速有所回落,應著力發揮金融對消費的促進和提升作用。
蘇寧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薛洪言認為,正是近期的消費升級大大促進了消費金融的發展;反過來,消費金融的快速發展,也會進一步助推居民消費提質升級。尤其是從行業看,借助金融科技的驅動,近年來消費金融產品的用戶體驗持續提升、用戶門檻不斷下沉,推動了一些消費領域升級迭代。
消費金融市場機構眾多,層次不一,部分平臺風控能力不強,造成過度借貸、信貸流向不清等問題,衍生出一些行業亂象
消費金融市場需求強勁噴發,加之金融科技的進步和社會征信體系的完善,為消費金融行業提供了技術支撐,消費金融機構如雨后春筍般發展起來,逐步形成了商業銀行、消費金融公司、互聯網消費金融平臺、電商系消費金融等多機構林立的局面。
北京某事業單位職工王晶去年從銀行借了一筆消費貸款,額度100萬元,貸款直接到賬方便支取。今年貸款到期后,王晶想再從銀行借款就比之前麻煩很多,不但需要提交所有的消費憑據,銀行還要求將錢直接打給提供產品和服務的公司。“這么麻煩還是算了吧。”王晶把那筆貸款還了,就去別的銀行咨詢。問了一圈下來,大抵都是同樣的要求,貸款額度降低,還得要求提供發票,比較一圈后,她在一家銀行申請了30萬元的貸款,貸款利率也比去年上升不少。“好在我提前幾天辦完所有手續貸完了款,據說這幾天貸款利率還有上升。”王晶說。
“當前居民住房杠桿率較高,需要密切關注過度借貸導致的居民杠桿率繼續上升的問題。此前還有部分消費貸款有違規流入樓市的情況,消費金融風險控制趨嚴。”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何飛說,由于互聯網消費金融類產品出現較快、品種較多,給人們造成消費金融大爆發的錯覺。但消費貸款規模并不大,在居民總體貸款中占比較低,還需加以引導,促進其規范發展。
消費金融市場準入門檻較低,一些非正規從業機構魚龍混雜且競爭激烈,部分平臺風險控制能力不強、不嚴,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居民杠桿率升高,造成信貸流向不清、多頭借貸等問題并衍生出隱私泄露、變相收費等一系列行業亂象。
個人信息泄露讓用戶憂心。“沒有貸款卻收到了催收短信”“沒有注冊過卻有我的個人信息”,不少消費者曾遭遇過這樣的困擾,他們的聯系方式、通訊地址和身份證等信息可能被冒名在分期購物平臺上注冊,而產生的逾期費用會直接影響到購房、購車甚至找工作。
在江蘇一家醫院工作的趙景明陸續收到某家分期平臺的催款短信,但趙景明從未注冊過且未在該平臺購買過任何商品。經過投訴,客服表示會備注提交給有關業務部門核實,但此后便沒有了下文。更有在校大學生反映,某分期平臺的校園經理利用其身份證件并偽造其簽名,通過平臺審核后,分期購買一臺iPad并借出2000元現金。
花樣百出的變相收費讓消費者很無奈。除高額利息外,各類消費貸款中往往還包括逾期違約金、客戶服務費、增值服務費等各種名目的費用,很多消費者事先并不知情或因缺少相關金融知識而中招。例如,某現金貸平臺被曝出不經客戶同意,私自將12期借款展期改為24期、36期,增加借款人利息支出。還有的借款人在該平臺貸款,原本本息只有6000多元,但在已經正常還款4000多元后,因一次逾期被平臺索要高額滯納金,還款總額竟達8000多元。
北京消費者胡楊今年5月準備購買一部價值3100多元的一款手機,在朝陽大悅城附近一個手機店里,工作人員介紹說通過某消費金融平臺分期購買手機并不需承擔很高利息,在其指導下,胡楊簽訂了合同。胡楊事后回憶:“簽訂合同時,工作人員沒讓我查看還款方式、每月還款金額等信息就把合同全部拿走了,當時工作人員只告訴我需要支付500元首付,然后24期每期還款129元。”他據此計算兩年共要還款3600多元。可還了幾個月款后他發現,實際需還款5500多元。
必須堅持“開正門”“堵偏門”,形成金融創新促進消費升級的良性循環
薛洪言說,受消費觀念、收入增長預期、信用環境成熟度甚至城鎮化水平、人口結構等多方面因素影響,消費金融的發展應是一個漸進和持續的過程,市場需要“文火慢燉”,持續培育。前兩年行業高速發展,在資本要求、風口思維等因素的裹挾下,不少消費金融機構更多地追求規模增長和賺快錢,導致不少細分市場機構扎堆、亂象叢生。當前監管趨嚴,消費金融行業的變相收費、暴力催收、信息泄露等亂象已有所緩解,但不同細分領域的發展水平參差不齊,部分消費金融平臺攪渾了市場,有“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因此首先要凈化市場,為一些需要長期積淀、漸進布局的消費場景提供更多消費金融支持。
針對過度借貸可能導致的居民杠桿率較快上升的問題,何飛說,既要密切關注互聯網消費金融的發展,取締不具備貸款資格的房貸機構,嚴厲打擊那些故意放縱和誘導消費者多頭借貸、借新還舊、亂用借款的從業機構,又要通過各類渠道加強宣傳教育,引導消費群體理性借貸消費,尤其要關注長尾人群的信貸需求和借款現狀,形成“貸得出,收得回,管得住”的局面。
何飛認為,解決信貸流向不清的問題,在消費貸款種類上應鼓勵發展商品貸,有效管控現金貸,加大對現金貸的流向審核,防止消費貸流入股市、樓市,必要時應要求借款人出具借款使用證明。針對騙貸、多頭借貸等,首先要加快消費信貸類從業機構接入百行征信或人行征信的進程,加強信貸違約、逃廢債人群信息披露,同時加大處罰力度,讓失信者寸步難行。其次,應在行業間建立信息共享機制,通過組建信貸機構聯盟,約束多頭借貸行為。
何飛說,形成金融創新促進消費升級的良性循環,關鍵還是要堅持“開正門”“堵偏門”。既要鼓勵各正規消費金融機構加大力度,以滿足更豐富的消費場景為出發點推進金融產品創新,也要始終按照金融業務必須持牌經營的原則,推動不具備從業資質的平臺加快市場出清,堅決遏制打著互聯網創新旗號、披著技術外衣違法違規開展金融業務的行為,實現正本清源和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