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大年初一,在北京漢光百貨商場的數碼產品柜臺,有爺孫倆正體驗一部兒童機器人。黃鑫/攝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2月10日訊(記者黃鑫)春節期間,北京大學的博士后韋欣沒出去旅游,在北京的家中看了《我不是藥神》、《捉妖記》等好幾部電影!澳昵拔业木〇|PLUS會員到期了,我想著春節期間網購還得用京東,于是花了148元續費,結果京東又贈送了一年愛奇藝VIP會員,真是太棒了,讓我把之前一直想看的幾部電影都補上了。”韋欣開心地說。
同樣的,一直讓孩子用在線APP嘰里呱啦學習英語的上海媽媽翁美飛,在春節期間續費三百多元購買了全套體系課程。她告訴記者:“之前我用嘰里呱啦給孩子學自然拼讀,效果不錯。這次春節期間,嘰里呱啦做活動,我抽中了150元的大紅包,覺得很劃算,就給孩子又添置了全套體系課程,希望他能好好學習英語!
來自京東大數據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19年春節期間(除夕-初五),銷售額排名前三名的品類分別是手機通訊、電腦辦公和家用電器。顯然,信息消費的硬件產品依然最受歡迎。但整體數據表明,2018年,我國信息服務消費規模首次超過信息產品消費,說明信息消費市場出現了結構性的改變。
“我國信息消費呈現高端化、智能化、泛在化趨勢,智能硬件范疇正從電腦、手機發展到可穿戴設備、智能汽車等,應用場景也從個人向家庭和城市不斷延伸。”工信部賽迪研究院軟件所所長潘文說。
信息消費已成為創新最活躍、增長最迅速、輻射最廣泛的新興消費領域。2018年,我國信息消費規模約5萬億元,同比增長11%,占GDP比例提升至6%。而根據工信部和國家發改委的規劃,到2020年我國信息消費規模將達到6萬億元,年均增長將在11%以上。
信息消費已滲透到居民衣食住行的全服務過程中,有力推動了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促進我國經濟實現更高水平、更高層次的供需新平衡。潘文表示,隨著新興消費群體規模不斷壯大、消費能力持續增強、消費習慣逐漸改變、消費需求轉型升級,我國信息消費市場各個細分領域與新技術持續深度融合,新模式、新業態、新產業不斷涌現,信息消費將成為推動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責任編輯:張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