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河南代表團參加審議,并就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發表重要講話,強調鄉村振興是包括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的全面振興。代表委員們表示,通過認真學習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方向更明確了,信心更足了,今后將在工作中積極作為,抓好落實。
3月9日上午,人大河南代表團舉行全體會議,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會議結束,全國人大代表王馨、石迎軍、廖華歌、石聚彬、買世蕊(從左至右)五位代表熱議鄉村振興話題!〗洕請-中國經濟網記者 李景錄攝
產業振興:力促鄉村產業興旺
青海花海旅游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韓文林委員: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將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有機結合。
青海省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重地之一,90%以上的國土面積處于禁止或限制開發區。發展生態旅游產業,是實施生態保護后的重要后續產業、替代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我們正積極探索旅游發展與生態建設互為支撐,走旅游、文化、城鎮化互促、互補、互興的特色發展路子。打好“民俗牌”“產業牌”“生態牌”“田園牌”四張牌,鄉村旅游就能成為農戶增收致富的一個新興產業。
青海有很多特產,但深加工、精加工的企業比較少。我們還正在打造一個集生態環保、工業旅游、生產智能化為一體的創新型生物科技公司,逐步改善海東地區沒有高原特色產品品牌的空缺,同時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促進鄉村振興。(文/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吳 浩)
貴州省天柱縣林業科技推廣站站長袁昌選代表:對于貴州這樣的西部欠發達地區而言,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實現產業振興,做到產業興旺,最重要的是繼續大力調整農村產業結構,調減低效籽粒玉米種植面積,大力發展高效特色農作物。
農村發展產業要有所為有所不為,不能“樣樣都有,樣樣都不成規!保且凑展┙o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兼顧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因地制宜地重點發展規模優勢明顯、產業基礎較好、附加值較高、比較優勢突出的品種,合理做大種植規模,推進規范化種植,提升品質,進而提升農產品的競爭力。
在擴大規模的同時,要加強產銷對接,培育特色品牌,讓好產品有好銷路,好產品能賣個好價錢,讓農民的腰包不斷“鼓起來”。(文/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吳秉澤 王新偉)
人才振興:培育更多“三農”人才
民建中央常委、中華職業教育社副理事長蘇華委員: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首先要解決好“人才振興”的問題。面對培養新型職業農民、服務新興農業產業等現實要求,必須大力發展面向農村的現代職業教育,培養本土“三農”人才。
人才成長需要環境,發揮作用需要舞臺。一是要大力支持農村職業院校加強基礎能力建設。努力補足農村職業學校在基本辦學條件、實訓基地建設、教學信息化等方面的短板。二是大力支持農業職業院校和涉農專業產教融合發展。三是做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整合農業職業學校、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科技科普示范園區等各類教育培訓資源,發揮中高職院校在教學、培訓、技術推廣、資格認證等環節的主體作用。建立城鄉、區域、校地之間人才培養合作與交流機制,為干部人才隊伍“加油充電”。(文/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熊 麗)
浙江省紹興市棠棣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劉建明代表:鄉村振興,人才很關鍵。優秀的涉農人才不僅能合理優化配置鄉村資源,還能帶動轉變鄉民思想觀念,促進鄉村產業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動力。但目前人才匱乏、外流的問題制約著不少農村地區的發展。只有農村的工作機會多了,生活環境好了,福利待遇好了,人才才能留住。
因此,要加大對農村引進新型農業人才的扶持力度,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專業技術協會、龍頭企業等主體承擔培訓工作;支持地方高校、職業院校綜合利用教育培訓資源,創新涉農人才培養模式;對優秀人才在鄉村醫療、養老、貸款、技術培訓等方面給予支持,同時,還要注重培養本土人才,引導村民成為技術能手、致富帶頭人。(文/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吳佳佳)
文化振興:強身體也要提精神
重慶市文化和旅游委主任劉旗委員:推進鄉村振興,既要讓群眾“口袋富起來”,又要讓百姓“心情樂起來”。但是,讓百姓“心情樂起來”還存在一些不足。當前,對鄉村的文化建設重視不夠,存在“說起來重要、干起來次要”的現象。同時,現存公共文化服務與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沒有實現無縫對接,存在服務內容不充分、形式較單一的問題。此外,鄉村文化工作力量薄弱,導致鄉村出人才、留人才的環境不夠優越。
建議一方面要加快完善鄉村文化陣地建設,加強構建覆蓋城鄉的公共數字文化服務平臺;另一方面,要積極鼓勵各類社會資本和資金踴躍投資鄉村文化產業,大力推動鄉村文化資源、生態資源開發利用,評選扶持一批國家級特色鄉村文化品牌。此外,還要鼓勵和吸引年輕人尤其是大學生到鄉鎮綜合文化站工作,為鄉村文化振興貢獻新的力量。(文/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吉蕾蕾)
上海市嘉定區馬陸鎮北管村黨總支書記沈彪代表:現在,村民們經濟上富裕了,健康水平提高了,對精神生活的需求就提上來了。作為村干部,我們要適時調整思路,瞄準村民需求,加大文化建設投入,樹立文明鄉風。
近年來,北管村抓住村民的興趣愛好,建設了很多文體娛樂場所。村里有24小時開放的“我嘉書房”,愛讀書的村民可隨時去閱讀;修了室內大舞臺,請各種文化團體來村里唱歌、跳舞、唱戲,一個月要演出三四次;建成了天藍、地綠、水清的生態園,園內有步道,也有健身鍛煉區,村民們可以散步、慢跑、鍛煉;修了籃球場,村里可以組織籃球比賽。可以說,現在的北管村,綠化帶和小花園遍布,商業配套設施齊全,道路平整、岸綠河清,各種文化活動豐富多彩。隨著經濟發展、環境變好,村民的素質有了明顯提高。(文/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佘惠敏)
生態振興:實現鄉村綠色發展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余欣榮委員:做好“三農”工作,實現鄉村振興必須要努力解決廁所問題。在城鄉統籌發展過程中,部分農村還存在著“垃圾靠風吹、污水靠蒸發、茅坑蚊蠅飛”的狀況。因此,很多進城務工的農民回到家鄉,感受到和城市生活最大的差別就是廁所。
“廁所革命”是直接關系到民生的大問題,不僅是農民生活問題,還是發展問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要統籌推進,要提高把“廁所革命”好事辦好的自覺,要增強小廁所大民生的為民情懷,提高小廁所大政治的責任擔當。
建議下一步要強化監督問責的力度,特別是對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行為嚴肅批評問責。同時,還要將農村污水治理與循環農業、綠色農業發展相結合,促進農村生態生產生活有機銜接,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符合農村實際的農村改廁之路。 (文/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吉蕾蕾)
西藏林芝市市長旺堆代表:西藏是“地球第三極”,生態環境極其脆弱。生態環境好是西藏實現高質量發展包含的要義之一,生態振興必然貫穿西藏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全過程。
西藏林芝始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冰天雪地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加快建設美麗西藏、綠色林芝。5年來,林芝累計植樹造林36萬畝,治理沙化45萬畝,森林撫育超18萬畝。由于生態良好,環境優美,林芝近年來在生態旅游業上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廣大農牧民逐漸吃上了生態飯、走上了生態路,開拓了生態旅游業、生態農牧業,享受到生態建設帶來的巨大紅利。
下一步,林芝在保護好生態環境的同時還將大力發展鄉村旅游,讓廣大農牧民享受生態振興帶來的紅利,進一步提高大家保護生態的積極性。(文/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代 玲)
組織振興:發揮戰斗堡壘作用
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縣擂鼓鎮五星村村委會主任余紹容代表:五星村一共有520位村民,黨員27名,村“兩委”每個月會開一次黨小組會,必要時會召集全村黨員開一次大會等。通過“三會一課”等組織制度,我們加強學習黨的政策,還注意向村民宣講這些政策,在農村活學活用、產生實效。
基層黨組織發揮核心作用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關鍵。加強農村黨組織建設,要抓好“一把手”。通常村民會公推公選一名政治覺悟高、致富有門路的黨支部書記,在此基礎上選優配強村“兩委”領導班子,發揮好黨員干部的引領帶頭作用。
通過以黨建引領,推動村民自治,村民議事會等群眾組織也發揮了關鍵作用。村里人多、事雜,群眾組織里面往往有很多德高望重的人,這樣的組織提高了大家對村級事務的參與度、積極性,提高事情辦理的效率和群眾的滿意度。(文/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劉 暢)
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政協常委馬邦河委員:組織振興在鄉村振興中發揮著重要的引領作用。鄉村要發展、要進步,離不開基層黨組織發揮戰斗堡壘作用。
2020年,我國將打贏脫貧攻堅戰,并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過程中,各地基層黨組織戰斗在第一線,積累了很多促進農村地區發展的經驗做法。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推進組織振興,就是要把這些經驗做法推廣到鄉村振興的事業中去,推動農村地區的發展進步。
鄉村組織振興需要有才能、有理想、有抱負的青年人,尤其是黨員要發揮“領頭雁”作用。當前,農村地區人口流出現象比較普遍,年輕人外出打工,造成一些地方基層黨組織人才短缺。對此,各地要積極引導農民工返鄉創業,把年輕人吸納到基層黨組織中,促進基層黨組織不斷創新,推動鄉村振興各項事業逐步落地。(文/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吳 浩 陸 敏)
2019全國兩會專題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