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4月22日電 題:“朋友圈”擴容 “尖尖角”嶄露——上海夯實高質量發展根基
新華社記者何欣榮
用合肥的乘車二維碼可以輕松掃上海地鐵,長三角軌交互聯互通“朋友圈”不斷擴大;正式啟動才一個月時間,科創板發行審核系統已累計受理約90家企業的發行申請……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科創板、長三角一體化,如今都有了可喜的新進展,夯實了高質量發展的根基。
更大力度開放 向“特殊經濟功能區”邁進
4月中旬,瑞士人費利克斯·霍拉赫臨時改變了自己的行程,趕到位于上海自貿區金橋片區的瑞伯職業技能培訓有限公司,他是這家公司投資方——瑞士金融理財規劃商學院的院長。
“我們非常看好中國市場的機遇,希望用瑞士職業技能培訓的理念結合本土資源,為中國的金融理財規劃師教育貢獻一份力量。”費利克斯說。
費利克斯的愿望能夠落地,得益于上海自貿區允許外商以獨資方式設立非學制類職業技能培訓機構的率先改革突破。“從遞交材料到拿到批文,竟然一周不到。反而是我們沒想到能夠這么快,準備不足,從拿到批文到開業籌備了很長時間。”瑞伯職業技能培訓有限公司總經理鐘科笑著說。
首家外商獨資醫院、首家外商獨資金融類投資性公司、首家外資職業技能培訓機構……在上海的擴大開放中,上海自貿區扮演著“開路先鋒”的角色。浦東新區區長、上海自貿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杭迎偉介紹,上海自貿區先后推出兩輪54項擴大開放的措施,累計吸引2800多家企業落地,在近40個領域集聚了一批首創性的外資項目。
在自貿區改革向縱深挺進的基礎上,上海正在緊鑼密鼓地開展增設自貿區新片區工作。自貿區新片區實質上是在更寬領域、更高層次、以更大力度實施制度創新。通過對標國際上公認的競爭力最強的自由貿易區,實施更加開放的政策和制度,進行有差別的探索,加大風險壓力測試,建設更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
完善創新生態 讓更多科創企業露出“尖尖角”
誕生于大學宿舍,瞄準科學服務業,成長為細分市場的龍頭——科創板擬上市企業泰坦科技的成長,與上海不斷完善的創新生態密切相關。
“一開始創業,6個同學湊份子拿出20萬元,又申請了上海市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20萬元的投入。發展壯大后,企業吸引了風險投資的關注。到了現在的階段,就需要資本市場的助力。”泰坦科技創始人謝應波表示。2018年,泰坦科技的營收已達到9.26億元。
包括泰坦科技在內,目前已經有約90家企業申報科創板的發行申請獲受理。總部位于浦東康橋的晶晨半導體拿下了001號受理批文,在集成電路、生物醫藥和人工智能等領域,僅浦東一地就集聚了百余家有意向申報科創板的優質企業。
“上海正在打造的全球科創中心,既要有像上海光源這樣的大科學設施和大科學計劃,也要有開放包容的創新創業生態,培養出大量‘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創新企業。”上海市發改委主任馬春雷說。
上海市委市政府表示,在上交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是中央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重要舉措,是推動上海金融中心和科創中心建設的重要結合點。上海將全力支持配合證監會和上交所做好相關工作,著力培育優質上市資源,優化金融生態環境,打造服務全國科創企業的重要投融資平臺。
從零星到批量 打造貫徹新發展理念“樣板間”
62歲的嘉興市民王玉英,由于腎不舒服經常到上海瑞金醫院就診。她告訴記者:“過去在上海看完病,總是拿著一疊發票回老家排隊報銷,耗去大半天時間。自從去年可以異地門診結算后,如今在上海看病直接刷卡,再也不用來回折騰了。”
最近,長三角異地就醫門診費用直接結算迎來新進展,在去年“1+8”的基礎上擴大至“1+17”,新增江蘇南京、泰州,浙江杭州、溫州,安徽六安等9地。
馬春雷表示,原來長三角三省一市間也有不少合作,但這些合作大部分基于單個項目,成果是零星的、局部的。隨著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的推進,制度性的、系統性的成果開始批量出現。
“長三角不僅是國家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更應該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標桿。要實施重點突破,抓住基礎性、關鍵性的領域與環節,推進一體化發展。”國家發改委原副秘書長范恒山說。
上海市負責人表示,長三角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是中央的重大戰略布局,也對上海推動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上海和江蘇、浙江正在研究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示范區方案。示范區將以制度創新和系統集成為關鍵,成為貫徹新發展理念的樣板間、探索一體化體制機制的試驗田、引領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發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