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華 中國網評論員
晚春時節,京城內外,落英繽紛,暖意漸濃;長城腳下,媯汭湖邊,坐落著一座宏偉嶄新的生態園區,她正張開雙臂,笑迎八方來客。
明天,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將在北京延慶盛大開幕,在為期162天的盛會里,預計接待中外游客1600萬人次。期間,有約11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120多個非官方參展方參展,刷新了世園會參展方歷史紀錄。它將成為繼昆明世園會、上海世博會和首屆進博會之后,我國舉辦的級別最高、規模最大的國際性博覽會,無疑將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如同一扇窗,向世界展示一個綠色開放的中國。
場館設計獨具匠心,闡釋生態文明建設方向,體現天下大同。
中國館整體呈半環形木質輪廓,屋頂高低起伏,似層巒疊嶂山蔥蘢,體現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與一旁似花海中飛舞蝴蝶的媯汭劇場相映成趣。中國館以園藝為載體,圍繞“天地人和”“惠風和暢”“山水和鳴”“祥和逸居”“和而共生”,依次布局。通過紗幔、光影、數字影像與實物相結合的形式,營造“風拂花開,崇尚自然”的動態互動效果,體現出我國視良好生態環境為最基本的民生福祉,也闡釋著我國新時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方向。
國際館則由94把象牙色的鋼結構“花傘”簇擁而成,夜間燈光照明下,將呈現出一片五彩斑斕,置身其間,仿佛倘佯在美妙的森林之中,國際館由此獲得“鋼鐵花海”的美譽。雖然名為國際館,但在這里,并沒有地域、國家的概念,各種園藝文化彼此交織交疊,書寫了一幅“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美麗畫卷。
美麗園區起于荒山,卻并未深挖大建,照見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理念的進步。
這幅如今在延慶長城腳下徐徐展開的“萬花之園”立體畫卷,3年之前卻是“白紙”一張。但為了兼顧工程建設與環境保護,規劃施工秉持“低影響開發”思路,少動土、少開發,最大程度減少對自然環境的擾動和破壞,充分利用延慶區大山大水的自然格局,做到了園區景觀和周邊風貌彼此融合,和諧共生。這體現出,我國近年來在經濟建設上,已改變了過去的粗放做法,更加注重構建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在經濟建設和環境保護之間尋找最大公約數。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其中闡發的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思想,對于樹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建設美麗中國具有重要意義。這一思想,正日漸融入到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之中,為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和人民幸福積累寶貴財富。
世園有期,綠水長流。北京世園會向世界展現出的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新理念以及綠色開放姿態,會長久印在人們心田,并成為我國在世界舞臺上一張新的名片。
(責任編輯:苗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