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蘊嶺,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曾擔任過中國社科院亞太研究所所長、國際研究學部主任,是國內最早進行國際區域合作理論研究的學者之一,也是中國區域合作研究的探路者。他不僅研究理論,而且還直接參與和推動中國參與區域合作的實踐,作為代表中國的專家參與亞太區域合作研究(APEC)、中國—東盟自貿區、東亞自貿區、中日韓自貿區以及多個區域合作機制的研究、規劃,在國內外許多相關重要場合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如今,已年過70歲的他,仍在學術園地里勤耕,做研究、培養新人,忙個不停。他說,“只要身體好,就一直干下去”。
功到自然成
1978年我國恢復研究生教育時,張蘊嶺已在基層工作了近十年。這是他深刻了解社會、錘煉人生經歷的十年。1978年,國家恢復研究生教育,他毅然選擇報考,并考入剛剛設立的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選擇了美國經濟專業,希望能夠通過對發達國家的研究學習,推動中國經濟發展。
“撂荒”十多年的他,學習研究生課程時倍感吃力。他認定,既然選擇了,就不能退縮。學經濟必須學習數學,他大學專業學的是英語,像微積分、數理統計這些科目,學起來異常艱難,只能靠自己下苦功夫。別的同學做一遍的數學題,他往往要反復做好多遍。當時,社科院研究生院還在北京師范大學臨時搭起的“木板房”里上課,條件艱苦。每天晚自習,他與同學們總是待在圖書室,一直學到關燈的時候才離開。三年的刻苦學習有了回報,他作為第一批研究生完成畢業論文答辯,并且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回憶起那段時光,他自豪地說:沒有白費的功夫,功到自然成。
1985年,張蘊嶺到美國哈佛大學做訪問學者,他非常珍惜來之不易的訪學機會,把所有時間都用來讀書。當時哈佛大學圖書館到午夜零點關門,他經常最早進去,直到圖書館關門才離開。做訪問學者期間,很多時間都是“泡在”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里,與專家學者討論問題。訪學的一年間,他做了大量筆記,收集了豐富的資料,回國時整理的資料裝了兩大箱子。回國后,張蘊嶺用了幾個月的時間,就寫出了50萬字的《世界經濟發展中的相互依賴關系》。這是一本理論性很強的書,主要探求世界經濟發展的規律和中國對外開放的路徑。這在當時還沒有人寫過。
不為爭鳴自報時
1994年,張蘊嶺被任命為中國社科院亞太研究所所長。他立即把主要精力轉向研究亞太區域合作和推動中國參與APEC上,努力探求亞太區域合作的方式和中國參與亞太區域合作的方略。當時,APEC還是個新生事物,國內研究的人少,他就籌備建立了中國社會科學院APEC政策研究中心,組織國內專家學者研究、撰寫調研報告,為政府出謀劃策,推動對外交流。他想方設法為研究中心籌措資金,擴大網絡,培養了一批國內年輕學者,出版了大量調研報告、書籍,參與了許多亞太區域合作會議。他提出的關于亞太區域合作要走“亞太方式”的觀點得到學界和官方的認可,由于工作投入,被國內外業界人士稱之為“Mr.APEC”(APEC先生)。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后,東亞合作興起。張蘊嶺把主要精力轉向研究和推動東亞合作上。東亞不同于亞太,對中國來說既是鄰國關系,又是經濟重點。東亞合作的首要任務是幫助地區走出危機,構建防止危機再發生的合作機制,在合作中逐步構建合作機制。他提出了東亞合作“多輪驅動”的理論,自貿區構建的“早期收獲”方法,以及開放與改善綜合發展環境相結合的建議等。在實踐上,他先后代表中國參與“東亞展望小組”、中國—東盟自貿區專家組,主持東亞自貿區專家組等,為中國參與東亞合作并發揮引領作用作出了貢獻。
在參與“東亞展望小組”和其他區域合作機制工作中,張蘊嶺發揮了積極影響,提出了不少創新性的觀點和建議,對推動東亞合作起到了重要作用。比如,他先后提出了東亞合作以共同體作為精神引領,功能性合作為抓手、選擇性制度化建設為方向的觀點,東亞共同體建設要經濟共同體先行的政策性建議,東亞合作要學習東盟經驗等,都對東亞合作的理論與實踐產生了積極影響。他的專著《在理想與現實之間——我對東亞合作的參與和思考》被列為戰略家叢書首部出版,并被翻譯成英文出版。
張蘊嶺參與的事務很多,他說,既然需要,那就去做,既然做,就要盡力做好。作為學者,業精于勤,重要的是有創見,能為社會提供新思想,主動想問題,主動建言獻策。他給自己的定位是: 不為爭鳴自報時。
老驥不鞭自奮蹄
回想當年在電線桿下聽廣播練英語,以及與同事一起努力推動中國—東盟自貿區方案成功的場景,張蘊嶺不禁感慨萬千。思考不停、奮斗不止,其中的艱辛不言而喻。但是,能夠密切陪伴中國改革開放的腳步,扼時代之要,獻興邦之計,上下求索40年,張蘊嶺自感人生無悔,他說,只要身體還好,他就會不斷地思考、不斷地寫作。現在年紀大了,就多思考些大問題。近年來,他申請了國家重大課題,組織團隊研究“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及其實踐,下功夫思考“百年大變局”的問題,先后寫出幾萬字的文章,作了多場報告,還策劃主編了“百年大變局下的中國與世界”,在《世界知識》期刊開設專欄,介紹和傳播最新思考和觀察心得。
隨著角色的轉換,張蘊嶺將更多時間轉向了培養新人。張蘊嶺尤其重視為后輩提供學習和成長的機會。一方面,他耐心教學生和青年學者如何去思考問題,幫他們選題、修改論文,鼓勵和幫助他們參加學術會議,以及邀請資深專家學者舉辦講座。另一方面,他組織和構建起多個平臺,讓青年學者作為牽頭人發揮作用,給他們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今年4月,張蘊嶺在上海組織建立了上海研究院國際戰略研究中心,邀請了來自全國的青年學者參與,研究大變局時期的戰略性問題。
張蘊嶺重視搭建教育和培訓平臺。他曾幫助廣西大學設立中國—東盟學院,并經常去作講座;他還推動建立了山東大學東北亞學院,探索新型交叉學科教學研究道路,為國家培養全面發展的實用型人才。
現在,70多歲的張蘊嶺依然每天“滿負荷”工作。他說,人都有自己的選擇,既然選擇了做學問,就要把學問做好,做好是一個自我定位,并無指標,也無止境。(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記者 仇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