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歲末,又到一年總結回望之時。這一年的新經濟領域也格外熱鬧,產業互聯網、下沉市場、私域流量、KOC等新經濟詞匯不斷走紅,可謂異彩紛呈。但如果從全民關注度來看,或許只有一個現象達到了“出圈”程度,那就是直播/網紅帶貨。
直播帶貨不是從今年始,但確實在今年蔚成大觀。今年“雙11”,開場僅1小時03分,淘寶直播引導的成交就超過去年雙11全天,近10萬個直播間徹夜不眠,以李佳琦和薇婭為代表的頭部主播直播間觀看人數在3682萬和4310萬,主播們的帶貨能力堪比頂級商場。
也就是說,當下直播帶貨已經成為一種重要的消費場景,它重構了傳統商場乃至電商的人貨場關系,打造了一種即時的、沉浸式的消費體驗。顯然易見,這是一種商業模式的創新。
直播帶貨是消費領域的新風氣,甚至每天在固定時間觀看直播,已經成為一些網民的生活方式,某種意義上,直播帶貨正在開啟一種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新生活運動”。不過,作為一個新物種,直播帶貨迅速成長的過程中也發生過大V“翻車”以及個別品控不嚴的問題,有人就此認為,應該全面加強對直播帶貨的管控,以解決直播帶貨滋生的問題。
一種新型商業模式的合法化發展非常重要,這是避免其曇花一現的前提。不過也要看到,直播帶貨在全世界范圍內都是一種創新,中國最早出現這一模式,意味著各大新經濟平臺率先踏入產業無人區,從商業規律來看,出現些微偏差在所難免。如果在電商直播初綻星光之初便沿著管控的思維慣性呼吁“抓牢抓死”,不僅不利于創新,對中國新經濟乃至宏觀經濟的發展,也很不利。
應當看到,隨著人口紅利削減、網民增速變慢,中國新經濟產業正式進入下半場。“下半場”,意味著新經濟公司要想繼續收割流量,不能再仰賴以往的增量市場,而應該著眼于存量市場。但過去十年,傳統電商幾乎已經把用戶的消費潛力挖掘到極致。繼續沿用以往的商業模式而沒有創新,已經很難挖掘新的消費增量。
在這種情況下,電商直播應運而生。一方面,由于電商直播是建基于KOL之上的消費場景,更容易與消費者達成信任。其簡化了以往消費者購物所需要的搜索、選品流程,大大促進了購物便捷性。而全新的消費體驗也能加速激活沉睡的購物需求。
另一方面,近年來,“下沉市場”正式登上新經濟舞臺,而“下沉市場”恰恰構成了直播帶貨的主要用戶池。有業內人士表示,一二線城市的白領沒有時間守著直播,但三四五六線城市的人空閑時間特別多,是典型的流量洼地,這正滿足了電商直播所需要的觀看時長。基于這層邏輯,直播帶貨對挖掘下沉市場潛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個時候一味呼吁嚴管嚴控,不合時宜。
有人基于電商直播的特點與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前景,預測電商直播會成為未來中國互聯網經濟的“新常態”,隨著5G的到來,趨勢還將更加明顯。此言非虛。實際上,春江水暖鴨先知,電商直播在今年雙十一幾乎成為所有電商平臺的標配,而就在最近,知名種草平臺小紅書也在創作者開放日上宣布,要加入直播帶貨賽道,這更是為電商直播的大趨勢提供了強有力的背書。
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小紅書本身就是一個消費決策入口,大量用戶在社區通過圖文視頻形式推薦好物,意味著他/她們本身就是熟知某一領域的KOL。專業KOL為電商直播代言,足以預示其前景。而更專業的力量進入直播帶貨賽道,也有助于促進行業的規范升級。
所以,我們固然看到直播帶貨領域也出現一些不夠規范的現象,但這本質上屬于“成長的陣痛”,我們更應當放寬眼界,站在更宏觀的視角與更長期的商業規律去觀察一種經濟現象,而不能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正如比爾蓋茨所言,我們不能高估了未來一到兩年的變化,而低估了未來十年的變革。此言堪為啟示。
當前,中國宏觀經濟面臨一定變數,消費和產業均需轉型升級,尤其是作為拉動經濟增長三駕馬車之一的“消費”,作用越來越明顯。那么,在這個時候,但凡有一種新的模式能夠拉內需、促銷費,就應該對其持有善意的眼光,在包容鼓勵的基礎上,引導其健康成長。
作者:默飛
(責任編輯: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