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區GDP實現3970.5億元,同比增長2.6%,在全市占比24.5%,繼續保持規模總量和對全市增長貢獻“雙第一”……7月27日,北京市海淀區發布上半年經濟運行數據,各項經濟指標的快速恢復,彰顯了這一創新強區經濟發展的韌性。
北京市海淀區發改委副主任王玉霞用“經濟發展態勢加速回穩,經濟韌性更加牢固,‘五新’布局超前謀劃”來形容上半年海淀經濟“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的特點。通過全力推進復工復產,全區經濟總體經受住了疫情考驗,新業態、新模式逆勢萌發。
2020年上半年,海淀區頂格落實中央、市級系列政策,最大力度幫扶企業。結合實際出臺12項區級政策降低企業運營成本,為11.1萬家單位減免社保費108億元,為8.2萬戶次企業減稅125.1億元,為中小微企業減免租金11.6億元,惠及企業14766家。推出基于區塊鏈的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平臺,共完成確權融資貸款9900余萬元,發揮續貸中心作用,完成續貸審批101.3億元。開通24小時企業復工復產服務熱線,以需求為導向及時協調解決復工堵點斷點和發展的難題。
經過一系列政策的出臺和落實,海淀區上半年各領域均加速回暖,發展良好。信息服務業、科研業、金融三大產業是海淀區經濟的基石,合計占全區經濟總量的六成左右,在疫情期間更是發揮了“穩定器”作用,支撐作用進一步凸顯。
創新是海淀發展的底色,上半年海淀聚焦打好防控阻擊戰和加速推動中關村科學城建設。推進科技“戰疫”,優化創新布局,做好國家實驗室等“創新重器”落地服務,推進一批新型研發平臺加快建設。加強高精尖產業組織,聚焦超高清顯示、人工智能、區塊鏈、大數據、金融科技五大細分領域,加緊高價值環節布局發展。
創新提升了經濟抗風險能力,1-5月,海淀園規模以上企業實現總收入8959.3億元,同比增長5.9%,增速高出中關村整體水平3.4個百分點。其中,實現技術收入2455.4億元,同比增長16.2%。尤為值得關注的是,雖然企業受疫情影響生產經營困難重重,但創新活躍度有增無減,1-5月海淀園企業研究開發費用同比增長12.8%,增速比1-2月提高0.5個百分點。正是得益于科技創新紅利,支撐了區域經濟發展的彈性和韌性。
上半年,北京市發布 “五新”行動方案。海淀區五大重點區域實現5G商用標準全覆蓋,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臺、空天產業集群等一批“新基建”項目率先布局;重點打造“新場景”,加快建設下一代智能協同辦公平臺以及中關村科學城“互聯網+”智能醫療創新工程;積極布局“新消費”,依托小米的大數據、人工智能及新零售技術,打造融合場景沉浸體驗、信息流導購、決策預測倉儲、周邊增值服務等多功能于一身的信息消費體驗館;多點突破“新開放”,打造“園區開放+產業開放”新模式,積極推進36個服務業擴大開放重點項目;縱深推進“新服務”,2019年度營商環境評價居全市首位;實現145個政務服務應用場景落地,平均減少辦事人提交材料43%以上。
海淀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半年將繼續堅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兩手抓,落實落細“五新”政策,努力走出一條常態化疫情防控下良性循環的高質量發展典范之路,繼續為全市穩住經濟社會基本盤做出“海淀貢獻”。(經濟日報記者 楊學聰)
(責任編輯:張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