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的壩上生機勃發。在河北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藍旗卡倫鄉磚瓦窯村的一處梯田中,幾十名群眾正蹲坐在剛剛翻耕過的松土中進行溫室小苗轉大田營養缽的扦插育苗工作。
正在現場安排生產的木蘭林業集團苗木基地負責人劉樹告訴記者:“眼前進行的工序,就是集團為推進區域生態建設培育優良品種的一個關鍵環節。自2013年木蘭林業集團成立以來,已經投入資金4700萬元,在蘭旗卡倫鄉7個村集中大規模流轉土地4400畝,建成了集研究、生產、培育、銷售、服務為一體的綠化苗木基地。培育了鄉土樹種16個、園林綠化樹種15個、經濟林樹種27個,栽植地被花卉品種10個,累計培育苗木達2300余萬株。目前正是植樹造林的最佳季節,我們每天供應市場苗木達到1萬株左右。”
圍場苗木基地發展興旺,僅僅是該縣踐行“兩山“理念,強化“兩區“建設的一個縮影。據圍場縣縣委書記劉眾民介紹,通過持續不斷的綠化造林,圍場縣的生態環境已經發生了歷史變遷,森林覆蓋率已經比解放初期增長接近8倍,達到了60%,林草覆蓋率更是高達95%,居于河北全省首位。
圍場縣是河北最北端的地域大縣,區域總面積為9219平方公里。這里本是草豐林茂的木蘭圍場,曾經的連年戰亂和開圍放墾,使得這里的植被逐漸破壞,森林覆蓋率下降到了7.62%。
新中國成立后,在國家實施的“三北防護林”、“京津周圍綠化“、“京津風沙源治理”等工程推動下,圍場廣大干部群眾幾十年如一日地堅持貫徹黨和國家植樹造林、綠化祖國的方針政策,朝著“以樹遮天,以草蓋地”的生態環境方向不懈努力,掀起了一波又一波植樹造林熱潮,使得圍場生態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特別是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實施,作為灤河和遼河源頭區域的圍場被國家確定為首都重要水源涵養區和生態環境支撐區,圍場生態建設的地位得到進一步凸顯。
圍場縣委、縣政府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大力弘揚塞罕壩精神,加大力度開展全域生態環境建設。在近五年內累計完成綠化造林79.15萬畝、退化草地治理11.5萬畝、濕地保護9852畝、礦山治理恢復3000畝,使得全縣森林面積達到813萬畝,活立木蓄積2800萬立方米,分別占全省總量的10.6%和21.8%,形成了塞罕壩、灤河上游、紅松洼3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塞罕壩、河北木蘭圍場2個國家森林公園和小灤河國家級濕地公園;御道口牧場草原森林國家4A級景區、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4A級景區共存的發展局面。
為了在生態建設中凸顯“青山”就是“金山”的轉換效益,圍場還注意將國家要綠和農民要利有機結合,大力發展經濟林和林藥、林菌、林養、苗木、生態旅游等產業,使以林養農,以林促富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中,僅林果和生態旅游產業的年收益就分別達到5億元和5.7億元。由于生態產業的促進,2020年,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0979元,五年間年均增長率達到11.4%。
該縣四道溝鄉處于圍場最南部,由于修建廟宮水庫占用了大面積的耕地,農民被迫后靠在山坡上開墾荒地發展生產,使大面積山體植被遭到破壞。在因地制宜的生態環境建設中,政府積極引導農民改坡為梯發展特色果品“123”蘋果,原來每畝種雜糧純收入不過百元的山坡地獲得了3000元以上的純收益。在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重驅動下,鄉里林果產業穩步推進,截至去年末,全鄉林果總面積已經達到了3.6萬畝,人均擁有果樹3畝以上,人均林果收入接近萬元。(經濟日報記者 宋美倩 通訊員 許豐)
(責任編輯: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