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杜虹曉 濱州報道
“叮咚、叮咚……”隨著淘寶下單的提示音,位于山東省濱州市惠民縣李莊鎮南北李村的男女老少們便開始忙活著將編織好的繩網裝箱發貨。10月20日,“母親河畔的中國”主題活動(山東站)采訪團來到繩網之鄉、中國淘寶鎮李莊鎮,探尋李莊鎮的致富密碼。
一朝創新,傳承300年的皮貨變致富“網”
“上個月發1000單,這個月干得少點兒,發了900單。”今年90歲高齡的鞏祥美奶奶告訴記者,“在這里織網有意思,有姊妹們聊天,我沒事就過來干點。”鞏奶奶爽朗的笑聲響徹整個廠房。
南北李村坐落于黃河岸邊,有180余戶585人,耕地只有400余畝。由于人多地少,農業收入有限,為改善生活條件,村民們開始做生意。最初是賣皮貨,具有300多年歷史的繩網,源頭就是這皮貨做的車馬挽具。后來村民在外跑得多了,見識也逐步增加,發現了致富的新道路——繩網。隨著做繩子的村民越來越多,原材料需求也不斷增加,開著車到村里買貨的人也多了起來,但狹窄的土路成為制約。為了加快發展,村兩委主動幫助聯系原材料,并拓寬村內道路。自此,繩網生意不再是村民補貼家用的副業,而是主要經濟來源。
走進李莊鎮南北李村,寬闊整潔的道路兩旁,一座座磚瓦房并排矗立,不斷傳來機器轟鳴聲,家家戶戶正忙著繩網生產。記者在惠民縣曲張社區電商服務點看到,一位70多歲的老人正坐在門口對繩網進行修補和穿邊,服務點內還有六七位70歲到90歲的老人正在制作彩色繩網。
繩網網上賣,產業創新帶來更高收益
“一開始我們只是把繩網銷售給五金市場,資金流轉周期長,市場前景不廣闊。”博納化纖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方震告訴記者。
隨著電商的逐步興起,新生代繩網從業者開始試著把繩網放到網上去賣,通過直接與消費終端的對接交流,李莊鎮的繩網從業者們看到了更多的市場需求。為滿足和適應這種個性需求,催生了繩網的定制化生產,通過這種定制化促使繩網產品由原來單一的安全、防塵網逐步開發出防護、裝飾、攀爬網等等,變得多樣化起來,目前已形成了8大系列300多個品種,由原來建筑業專用開始走入尋常百姓家,原來的瓶頸被打破,一個繩網產業的巨大市場也由此慢慢打開。
為把電商產業做大,李莊鎮鎮委、鎮政府因勢利導,2015年,率先成立了全縣第一個電子商務辦公室,專門負責組織、協調、管理和推進全鎮的電商工作。并成立了電商和體育繩網兩個協會,每年都組織多次電商培訓,打通鎮村兩級物流,多措并舉帶領全鎮群眾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在推動繩網產業轉型升級的同時,也實現了更多的就業。六七十歲覺得在家悶得慌的老太太,家有上學娃娃需要照顧不能按點上班的年輕婦女,甚至腿腳不便身體有殘疾人,只要想干都可在家門口電商戶的加工點實現靈活就業。
李莊鎮雄厚的傳統繩網產業為互聯網的引入、電商的萌芽和發展提供了沃土,互聯網的應用、電商的壯大又反過來為繩網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雙網的這種融合發展,互促共進,讓全鎮人民走上了小康路。目前,李莊鎮成功培育21個中國淘寶村,數量居全省第三;自2017年李莊鎮連續五年被評為中國淘寶鎮,躋身中國淘寶村發展聯盟,繩網電商數量達到3000多家,全鎮繩網產業線上年交易額達25億元。
(責任編輯:苗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