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海洋合作專題論壇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這是在高峰論壇框架下首次舉辦以海洋合作為主題的專題論壇,充分體現了中國對于高質量推進“一帶一路”海洋合作的重視。各國嘉賓齊聚一堂,圍繞“共促藍色合作 共奏絲路海韻”主題,深入交流在發展可持續藍色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系統、促進海洋科技創新等領域的成功實踐和發展機遇。
10年來,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從歷史走進現實,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在蔚藍的海洋上帶來了許多關于共同繁榮的故事。昔日“崎嶇而老舊”的瓜達爾港成為巴基斯坦振興經濟的希望,一度破敗不堪的希臘比雷埃夫斯港崛起為歐洲第四大集裝箱港口。塞舌爾指定部長兼漁業和藍色經濟部部長讓·弗朗西斯科·費拉里坦言,“一帶一路”海洋合作不是挑戰而是機遇,是中國和塞舌爾在海洋科學相關領域尋求建設性和互利伙伴關系的機會。
當前,全球海洋正面臨生物多樣性喪失、環境污染、氣候變暖與海平面上升、海洋災害頻發等多重挑戰。與會嘉賓表示,加強海洋合作,發展可持續藍色經濟,提升海洋生態系統健康和復原力,推動海洋科學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利用等,是世界各國一道共同應對威脅和挑戰、促進地區發展與穩定的重要途徑。
在發展可持續藍色經濟方面,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重建議,與會各方要積極探索建立海洋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和污染聯防聯控的機制,提高生態的預警能力,加強海岸線修復,開展海洋生態保育,打造更加綠色環保的海洋生態環境。
在提升海洋生態系統健康和復原力方面,中國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副所長陳彬表示,首先要做好頂層設計,從整體上系統上做好修復;其次要做好基礎科學研究,只有搞清楚生態系統退化的原因,才能對癥下藥;再次要加強針對保護修復的具體技術開發。新加坡國立大學資深研究員梁志耀則表示,要保護好我們的海岸線,面對不斷增長的海洋資源需求,必須加強能力建設,平衡好利用資源和生態保護的關系,同時要注重實時監測和管護,這樣才能有針對性地采取適應性的管理措施。
在推動海洋科技創新方面,中國電力工程顧問有限公司董事長羅必雄表示,對于海洋來說,一個重要的資源就是能源,在開發海洋綠色能源的過程中,要提高海上能源的生產效率,并創新商業模式,加強合作開發。中國自然資源部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主任于福江表示,“一帶一路”共建國家中的沿海國家長期受到海洋災害、風險的困擾,要進一步加強沿海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要提升海堤、核電站等的標準;要進一步提高預警技術和能力,以及沿海老百姓的防災減災意識。
共同享有海洋資源、共同發展海洋經濟、共同增進海洋福祉,是國際社會的共同期待。10年來,中國與有關國家共同努力,推動全球范圍內形成高水平、深層次的海洋合作,惠及共建國家,彰顯了人類社會對海洋的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
此次論壇上,中國發布了“一帶一路”藍色合作成果清單和“一帶一路”藍色合作倡議,呼吁各方采取一致行動,基于開放共贏、綠色有序、創新驅動、對話協商等海洋合作理念,共同保護和科學利用海洋,共享藍色成果,共建藍色家園。中方秉持開放包容原則,歡迎和期待各方參與,共同豐富倡議內容,積極探索海洋合作新模式,攜手為“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共筑藍色家園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經濟日報記者 孫昌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