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旅游紅黑名單關鍵在落地
要有全覆蓋的信用采集機制,建立統一嚴謹的評定標準和開放高效的入信通道,確保將所有旅游商家和從業人員全部、及時納入征信
日前,黑龍江省《誠信旅游建設“紅黑名單”管理辦法(試行)》(下稱管理辦法)正式印發。該管理辦法旨在建立旅游行業守信激勵、失信懲戒機制,促進行業健康穩定發展。管理辦法要求,當旅游經營者和從業人員同時符合列入紅名單和黑名單條件時,將其列入黑名單(1月15日《人民日報》)。
黑龍江冰雪旅游近期因亞布力和雪鄉事件而備受爭議,旅游形象和口碑更是跌至低谷。在這個時候,當地出臺這個管理辦法,雖有救火應急的意味,但畢竟是為解決負面問題所做的積極努力,因此值得肯定和鼓勵。
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無論是待人接物,還是在各行各業中,都應大力講誠信、反失信,牢固樹立誠信標桿。應當說,黑龍江出臺管理辦法,在旅游行業中建立紅黑名單,推行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思路是對的,即便沒有這次的負面事件,也非常有必要。此時,當地旅游業正飽受失信問題困擾,在這個緊要關頭布局旅游行業信用建設,在旅游亂象治理中引入信用調控機制,可謂正當其時,效果或許會更好。
確實,當今社會經濟活動中很多問題以及亂象,都能從信用方面找出原因。一些事件中,不少惡劣甚至奇葩的言行,都可以歸咎于當事人或行業領域的信用缺失。人們已經深刻認識到,維護社會秩序、調控社會行為,絕不能只靠法律、道德或人們的信仰。努力搭建打造道德、法律和誠信共同驅動的“三駕馬車”,發揮三者的相輔相成和綜合調控作用才會行之有效。因此,開展和深化信用建設,構建誠信中國,在全社會、全行業強化信用的引領和約束作用可以說勢在必行。這也是現在很多地方都在積極謀劃實施信用建設的重要原因。對于負面問題、失信現象頻出的旅游行業,信用更是一劑不可或缺的良藥。旅游服務中常見的欺客宰客,誘導、強迫消費等問題,實質上是一種失信行為。
試想,如果能將旅游經營者和從業人員都能納入完善、有力的信用機制,為他們的經營服務行為劃定清晰明確的信用邊界和紅線,就能夠為旅游業規范服務和發展添加一道緊箍咒,提供一種寶貴的信用指引。
正所謂一諾千金、一言九鼎,信用的可貴之處在于兌現。對于信用機制而言,只有落實到位才有意義。例如,對于上述紅黑名單,一方面要有全覆蓋的信用采集機制,建立統一嚴謹的評定標準和開放高效的入信通道,確保將所有旅游商家和從業人員全部、及時納入征信,該上黑名單就上黑名單,該入紅名單就入紅名單;另一方面要有細化、聯動的信用應用規則,形成聯合懲戒和多層激勵的應用體系,既要讓失信者“一處失信、處處難行”,也要讓長期守信者持續享受到誠信帶來的紅利和名譽,讓他們切實感到名利雙收的實惠與榮光。否則的話,紅黑名單或將淪為一紙空文,可能誰也不會重視,反正不管是紅還是黑,都無關痛癢。誠然,要讓紅黑名單完全落到實處并發揮效用,恐怕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所以,對黑龍江旅游紅黑名單的做法,要點贊,也要觀后效。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邵希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