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旅游講解需在“潤”字上下功夫
旅游講解是心與心的交流。好的講解既能滿足游客“是什么、為什么、看什么、怎么看”的需求,更能凸顯旅游的無窮魅力。那么,什么樣的講解能提升景點的文化內涵呢?
首先,要看誰來講。除了專職講解員和導游員講解外,也可以請一些特殊人員。比如,游三峽時筆者就聽到參加過大江截流的老員工講解三峽截流紀念園的故事;看紅旗渠展覽時,聽當年建設者的介紹,那種身臨其境的感受格外強烈。
其次,要看講什么。筆者游武漢歸元寺時,聽過一次精妙絕倫的講解,既介紹了佛教和寺廟的基本知識,如“南無阿彌陀佛”的讀音、含義以及五百羅漢的由來等等,還巧妙地穿插了當年方丈在“文革”中為保護寺廟所做的突出貢獻等等一系列故事和傳聞,令人眼界大開。
再次,要看怎么講。既要有情,富于激情,又要有別,注意游客的身份。先說有情,同樣是西柏坡陳列展覽館的講解員,在介紹領袖與人民群眾的深情時,總會情不自禁地唱起那首膾炙人口的歌謠:“最后一碗米,送去做軍糧;最后一尺布,送去做軍裝;最后一床被,蓋在擔架上;最后的親骨肉,含淚送戰場。”聽得人熱淚盈眶,激動不已。再說有別,曾經作為主講嘉賓登上央視《百家講壇》的女導游趙英健在清東陵前講解了不下千余次,可每次導游詞都不完全一樣。對機關公務人員,她以正史為主,講康熙帝的廉潔治吏,評雍正的功過是非;接待百姓旅游團,她結合清宮題材影視作品,為“因下嫁小叔子多爾袞而無顏葬入皇家陵寢”的孝莊皇后正名,為“砍去麗妃手腳裝入瓦罐”的慈禧“平反”;對小朋友,“還珠格格其人”“香妃的故事”便成了主講內容。難怪,她的講解讓不同年齡層次的游客著迷。
講解內容的變化其實是因材施教在旅游行業的體現。導游在充分考慮觀眾的興趣和接受能力的基礎上,讓自己的講解合游客的胃口、稱游客的心,這是對游客的尊重和對游客至上服務理念的領悟,更是對以人民為中心在旅游活動中的生動詮釋。
總之,旅游講解是學問、是藝術,更是一種功夫和境界。優秀的導游舍得花氣力在“潤”字上下功夫,做到“潤句”見詩情畫意,“潤意”見深長高遠,“潤典”見流暢精巧,“潤情”見真摯友情。有了這種“潤”的意識,就能將詩詞、楹聯、傳說、故事等等巧妙地揉進講解之中,深入淺出、雅俗共賞,引起游客的興趣。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邵希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