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以來,國內關于研學旅行的政策發布日漸密集。多個政策出臺提供了行業發展利好,而行業也正迎接不斷擴充的市場。機構預測,到2019年至2020年,國內參與綜合實踐、親子游等中小學生活動市場每年將高達3億人次。市場潛力巨大,但行業痛點也較為明顯,行業標準、課程設計、安全問題等諸多行業痛點和難題已日漸凸顯,如何解決將成為研學旅行行業能否成就千億市場的關鍵所在。
政策利好
從教育研究先行展開,到旅游市場最先導入,再到市場倒逼政策供給,這是國內研學旅行相關政策的發展軌跡。2013年2月,國務院印發《國民休閑綱要(2013-2020年)》要求逐步推行研學旅行,之后進入政策發布較密集期。據記者不完全統計,2013年2月至2018年3月,國務院以及教育部、原國家旅游局等部委印發關于研學旅行的文件達11個。其中,2016年12月,教育部、發改委、原國家旅游局等11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指出研學旅行要納入中小學教育教學計劃;2017年10月,教育部印發《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要求組織研學旅行,把研學旅行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計劃;2018年3月,《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點》明確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
國家層面政策在推進,不少省市也有跟進。近期,廣東教育廳發布《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實施意見》(簡稱《意見》)提出要將研學旅行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計劃,確保每位中小學生在每個學段參加有效的研學旅行,并打造一批研學旅行精品線路,逐步形成布局合理、互聯互通的研學旅行網絡。為保障政策落地實施,《意見》還提出建立研學旅行統籌協調、經費籌措、安全出行和科學評價機制。包括由省教育廳牽頭,發改、公安、財政、住建、交通、文化、食品藥品監管、旅游、保監和團委等相關部門參與,以及探索建立政府、學校、社會、家庭共同承擔的多元化經費籌措機制等。
對廣東發布的上述政策, 東方陽光教育連鎖機構CEO付德全認為,這一政策對整個廣東地區的研學旅行發展起到指導作用,讓當地研學旅行企業有了工作方向、理論依據和操作指引。除了廣東,江蘇省早前也有所動作。江蘇省此前發布的“十三五”旅游業發展規劃提出重點打造九類專項旅游產品,其中研學旅游被列為重要品類之一,并規劃在全省范圍內新辟十條以上“研學旅游專線”,推出一批具有江蘇特色的科普教育、歷史文化等主題研學旅行基地。
不過,在付德全看來,目前研學旅行的相關政策依然還嚴重不足,比如企業的準入門檻、從教人員的資質審核以及學生的優惠政策等。他建議,政府應該大力支持學校以購買服務的方式來開展研學旅行活動,在資金方面比如地方財政允許給予一定支持、在校學生經費中劃撥一部分專款專用;另對于市場環境政府能否給予鼓勵,比如在主流媒體給予相關報道等。
千億市場
中國旅游研究院在2017年曾聯合發布《中國研學旅行發展報告》,提出未來3年至5年,研學旅行的學校滲透率將迅速提升,研學旅行市場總體規模將超千億元,成為旅游業市場新藍海。
付德全認為,千億元的市場規模要達到比較困難,因為研學旅行企業本身不是單純創造經濟效益為目的組織,帶有半公益性,所以想創造千億產值難度極大,“但也不排除抱團取暖,擁抱資本,那就需要行業內部的有識之士共同努力,精誠合作!彼瑫r認為研學旅行的體量正在慢慢增大,利好因素有很多,比如二孩政策的放開,人口紅利是行業的基礎;80、90家長對研學旅行的全新認識和支持;國家政策和資金的扶植以及資本的涌入等。
執惠探索文旅大消費研究院預測,到2020年,國內參與綜合實踐、親子游、國內研學、學生賽事、出國游學的中小學生規模將分別達到18436萬人、8134萬人、5697萬人、459萬人、367萬人,每年高達3億人次的中小學生活動市場潛力巨大。據測算,2019到2022年中國3歲至16歲的兒童、青少年將超過2.3億人口,2022年達到峰值,為2.34億,龐大的用戶群體支撐著我國研學旅行和營地教育未來巨大的成長空間。
另一個市場利好因素是與營地教育的互促發展。付德全認為,從目前來看,研學旅行大多為2B行為,由政府主導,學校主辦,以購買服務的方式由企業承辦;而營地教育大多是2C的模式,利用節假日與寒暑假組織,兩者將來會有很大的融合,營地教育為研學旅行提供了落腳點與相關課程,營地教育是研學旅行中的一個部分,研學旅行為營地教育提供了出行的理由。
以江蘇常熟市為例,其是國內研學旅行發展較為突出地區。常熟市旅游局局長唐曉表示,為進一步發展研學旅行與營地教育,常熟正積極與國內研學旅行、營地教育機構對接,希望借助市場化手段開發優質的研學系列課程體系,通過聯合景區點、旅行社、院校、文博場館等,優化整合文旅資源,合力完善研學游線上平臺,讓精品課程上線,讓常熟研學游不僅輻射本市17萬中小學生,還能吸引周邊城市的學生參與,豐富“江南福地,常來常熟”全域旅游形象。
行業痛點待解
整體來看,國內研學旅行還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在行業標準、課程設計和安全問題等方面的行業痛點已日漸顯現,“只旅不學”或“只學不旅”,安全難以保障是業內常提及的問題。
付德全透露,現在存在從業門檻低的現象,如在工商局注冊經營范圍內有策劃組織學生校外實踐活動的企業在深圳一般都可以與學校合作開展活動,不過政府部門已經發現這個問題,深圳市有部分區開始由教育主管部門對從事本區研學旅行活動的企業進行資質審核。
在中國教育學會少年兒童校外教育分會副理事長王振民看來,制約行業發展的一大困境是課程設計,課程要素的缺失,淺表層的體驗,難以達到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和研學與營地教育作為實踐性學習方式的意義。
他說,研學旅行和營地教育都是教育部推行的綜合實踐活動當中的一種形式,而優質課程是綜合實踐活動和研學以及營地教育的核心,沒有優質課程就很難和現在的教育進行對接,而目前的研學課程還是一種碎片化和松散型的狀態。
付德全也表示,研學旅行課程設計存在主題內容單一現象,有部分后加入企業才剛剛起步,以經營賺錢為目的實難達到教育效果。他建議,一是希望教育主管部門多做課程指引,二是相關企業能在課程設計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多做積累,讓學生的研學主題和教育意義更加廣泛,三是專家學者能多做指導。他表示,安全方面是本行業的最大痛點,是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不敢開展活動的“心病”,希望在保障安全方面相關部門能將安全工作進行分類,分為責任事故和意外事故,要規范活動操作流程,杜絕責任事故發生,減少或避免意外事故發生。
已有地方意識到這些問題并加以解決。近期武漢在國內首發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系列標準,包括《服務機構評定與服務規范》《研學基地評定與服務規范》和《研學導師評定與服務規范》3個考評標準,對研學旅行做了詳細規定。武漢希望通過這些標準來規范武漢全市中小學的研學旅行市場,指導研學旅行服務機構和基地加強課程建設,使中小學生能安全、系統、科學、趣味地進行研學旅行實踐。
王振民認為,研學旅行和營地教育還剛剛起步,是一個新課題,大家有很多認識,但推進起來有很多困難,特別是和教育對接不上,或者對接有困難,一個原因是缺少平臺搭建,F在特別需要加強行業指導,包括政策研讀、提升認識和轉變觀念,“其實我們現在的很多教育理念,包括對教育,對研學旅行的認識,還停留在傳統思維的基礎上,與現代教育沒法對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