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課不停學,居家莫等閑”。疫情防控期間,教育主管部門、各大中小學、互聯網企業、教育培訓機構等紛紛推出在線學習內容,線上教育迎來了流量高峰,廣大學生對此體驗如何? 線上教育能否迎來提檔升級?
線下轉線上,
課程送上“云”
疫情突如其來,讓很多人措手不及。南京家長熊女士告訴記者,她給孩子買了3門學而思的寒假課程,突然就轉為QQ群視頻直播了,“原定正月初八開課,現在推遲一周,都從線下轉為線上課程,每節課差價退費60元。”
除了線下轉線上,學而思、學大教育、新東方在線等教培機構紛紛推出免費線上課程服務。
與此同時,教育主管部門和大中小學也緊鑼密鼓推出在線學習內容。省教育廳組織錄制的“江蘇省名師空中課堂”系列課程已陸續上線,各地教育局正抓緊推出相應的在線教學服務。
1月31日晚8點,沭陽中學高三年級數學老師武宜勝正在錄制知識點講解視頻,從云端分享給學生們。在宿遷,很多中小學校運用“焦點云課堂”“升學e網通”等互聯網平臺提供在線學習方案,教師為學生進行線上視頻輔導。
互聯網企業也紛紛加入這場在線教育的接力。釘釘免費為學校上課提供不限時的視頻會議功能;淘寶大學宣布將為基礎教育、高職院校、教育機構免費部署云課堂;騰訊教育聯合多家在線教育平臺,推出騰訊教育“不停學”聯盟;支付寶的“小寶教育”整合免費線上教育資源,提供更便捷的入口。
全國多所大學已通過網上平臺搭建“空中課堂”,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等先后開放特色資源。比如,清華大學1600余門慕課免費向社會開放,北師大首批提供了300門優質線上外語課程。
在省內,好幾所大學也已面向公眾開放部分精品課程。南大5日在中國大學MOOC開放《宇宙簡史》等73門課程,南航4日開放《物理與藝術》等19門課程,均為國家級或江蘇省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記者了解到,目前省內各高校正加快研究本科生、研究生在線課程內容,未來將推出更多在線教育資源。
在線教育免費“大戰”,
同質化明顯
課程鋪天蓋地,“免費”資源井噴,線上教育開啟又一輪競爭。記者隨機采訪數十位家長后發現,許多人頗有應接不暇之感。
“要學習不怕沒資源,是資源太多怕‘撐’了! 南京外國語學校河西初級中學學生家長薛女士說,老師一口氣發了4個鏈接,分別是國家網絡云課堂、江蘇省名師空中課堂、南京市金陵微校、建鄴云課堂平臺,“里面課程不斷更新,看完還有配套作業。老師說了,孩子把這時間利用好了,甚至能‘彎道超車’!
“可我女兒說,那么多課,她一看頭就暈!毖ε刻寡,孩子年前已經在外面上過“小課”,如果是同質的學科課程,確實意義不大,“我自己所在的職校最近也讓老師在超星建課,我今天忙半天建了一半,‘主播’生涯明天繼續!
“老師排出了‘在家上學網絡直播課程表’,我有點擔心孩子的視力。”仙林某小學家長王女士說,兒子今年四年級,她感覺孩子上網課的“定力”不夠。仙林某大學老師楊慧對此表示理解,她最近也點了一些大學的名師課堂,再“!钡恼n,好像總難以堅持聽完。
這也是很多家長放棄上培訓機構“線上”課程的原因。
“在線教育的缺點一直集中在課程完成率不高、互動性相較面授差、學生缺乏自覺性等方面!蹦辰逃嘤枡C構一位工作人員透露,原定的小學寒假班由線下轉線上時,3萬多名學生中約有8%表達了退課意愿。
“最關鍵的是,目前線上教學資源題材不夠多元,仍以語數外為主。真要上完這些課,開學都不用去上課了。”拉薩路小學一年級學生家長龔先生說。
內容建設需跟進,
重質量而非營銷
免費線上課堂已在網上掀起熱潮,但這是否意味著線上教育“紅利期”的到來?
“現在家長和學生都可以用倒放的方式,去審視課程質量和教學水平!睒I內人士指出,很多學校和機構在短時間將課程視頻搬運上網,但并不意味著這些是成功的“云”課程。即便產生比平時更多的流量,而這些流量能否轉化為學習成效,依然取決于內容和服務質量。
“特殊時期省市推出在線課程,是一種應急舉措,可以教授學科基礎知識、主干知識,但很難做到因材施教。”南京外國語學校副校長朱征說,同樣的課程,不同的老師有不同的上法,學生之間也有很大差異,不能“千人一面”。他建議,各校在假期利用省市在線課程平臺的同時,要引導老師積極發揮作用,比如和學生同步收看,負責本班學生的在線答疑解惑、拓展補充、作業解析等,將普適性和差異性相結合。
“在線教育應該提供正餐之外的‘甜點’,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敝煺髡f,南外去年實施江蘇省前瞻性教學改革項目“無邊界課堂”,設想打破時空邊界、師生角色邊界、資源邊界,在這個特殊假期正好發揮了作用。目前各年級各學科組的老師正在積極準備延期開學期間的課程,按照統一要求上傳素材, 全校學生10日將可以在家學習自己老師開設的在線課程!氨热缙渲械摹秳摗嚒@》課程,教學生們如何在紙箱、玻璃器皿等生活用品上作畫,讓學生關注藝術創想、豐富假期生活!
“目前,教育部門和學校已成為提供在線教育的主體,在線教育機構依然是補充角色。”教育學者熊丙奇認為,在線教育機構免費向學生開放課程,這是富有社會責任心的主動作為,但老師通過網絡進行教學,或與其課程重復與沖突。這也給在線教育培訓機構提出更大的挑戰,即如何更注重課程質量而非營銷。等學校正常開學后,線上教育又將如何留住學生呢?這正是整個行業需要思考的問題。本報記者 楊頻萍 王 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