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大省,目前有人類非遺項目4項、國家級非遺項目147項、省級非遺項目701項。近年來,廣東省以傳統文化項目為依托,將非遺產業送進千家萬戶,在助力精準扶貧、鄉村振興、傳統手工藝振興中走出了一條獨特的發展之路,不僅讓老百姓有了錢,也讓非遺產品贏得了世界的關注。
彩扎產業進村入戶 鼓了老百姓的錢袋子
樓鎮村位于廣東省河源市和平縣林寨鎮西北部,是廣東省省定貧困村。該村貧困戶的收入主要以傳統農業為主,多年來脫貧方式單一。村中存在空心化現象,留守婦女和老人較多,剩余勞動力得不到有效利用。
2018年,和平縣委、縣政府、縣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結合脫貧攻堅戰略,以傳統文化項目為依托,扎根省定貧困村,采取非遺扶貧就業工坊模式,將文化產業融入當地扶貧工作當中,用文化產業助力貧困村貧困戶脫貧致富。在和平縣各級黨政部門和幫扶單位支持下,樓鎮村由村集體、全體637戶村民和傳統彩扎獅頭制作技藝傳承人陳金明家族共同出資1500萬元,成立和平縣福樓醒獅文化傳播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設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簡稱“工坊”),村民成為公司股東,享受公司盈利分紅。
截至目前,樓鎮村通過彩扎文化產業扶貧在和平縣包括該村在內的13個貧困村設立了扶貧車間,吸納近300人就業。村民通過參與彩扎手工制作獲得工資收入,其中28名村民為特困戶,還包括一些殘疾人和老年人,月平均工資在2500元左右,最高達7000元。2019年工坊營業收入1140萬元,村集體獲得分紅41萬元;全村637戶村民獲得分紅71萬元,61戶貧困戶獲得分紅37萬元。陳金明表示:“為使復雜的傳統制作工藝變得簡單易學,工坊特意對制作工藝進行改良,采用獨創拆分式制作流程,村民可以選擇較為擅長的制作步驟,也可以將材料帶回家中制作。通過扶貧產業,不僅讓村民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還做到了農業生產、第二產業就業和家庭照料三不誤。”
“以前在工廠做學徒的時候一個月只能掙幾百元,現在我和丈夫都在做工坊的活,月收入一萬余元。加入工坊后,我們不僅生活改善了,還可以接送孩子上下學、照顧家里的老人,也不耽誤干家里的農活。”工坊員工陳冬靜說。
樓鎮村彩扎文化扶貧產業在壯大村集體經濟、帶動周圍村鎮村民就業、做強做大傳統文化項目手工制作市場的同時,還不斷擴大海外市場,彩扎醒獅產品遠銷東南亞、北美等華人聚集地區,得到了海內外用戶的廣泛認可。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一些海外訂單延遲發貨,給工坊帶來了不小的庫存壓力。了解到工坊所面臨的困難,和平縣有關部門隨即撥發30萬元的扶持資金,用以擴建工坊庫房,緩解庫存壓力。“彩扎醒獅遠銷海外,拉近了當地群體之間的關系。希望通過彩扎醒獅這項傳統技藝,向世界繼續輸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非遺產業在世界各地不斷開花。”陳金明說。
東藝宮燈走出國門 非遺產業享譽海內外
非物質文化遺產走出國門,向世界輸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也是江門東藝宮燈傳承人李仰東的目標。宮燈源于東漢,盛于隋唐,而江門東藝宮燈發軔于南宋年間。南宋宮燈匠人把美術工藝傳承到江門地區,隨著地方文化的融入,形成了獨具一格的南派宮燈,東藝宮燈作為南派宮燈的杰出代表流傳至今。
東藝宮燈包含紅木雕刻、玉雕、中國結、中國書畫等元素,制作工藝復雜。雕刻時先以鐵絲鋸穿,再用刀刻,之后用鐵絲磨其空隙,還需要經過多次打磨修整。
江門東藝宮燈工作坊成立于上世紀80年代,以“工作室+農戶”的模式,利用農村富余勞動力進行宮燈訂單派發。宮燈制作工藝并非一日之功,農戶完成工坊訂單也是分工合作,工作室制作完成一部分,農戶完成一部分,一件宮燈產品由多個環節共同完成,李仰東工坊里的農戶多以制作中國結、流蘇等裝飾品為主。
目前,東藝宮燈的主要市場除了我國東南沿海、港澳臺地區外,還出口至亞洲、歐洲、北美洲、大洋洲的40多個國家,在海外華僑、華人聚居地被廣泛使用。近年來,為了讓更多人喜歡東藝宮燈,李仰東還對其進行改良,改良后的東藝宮燈更加美觀而又不失傳統特色。2019年東藝宮燈生產超過2萬盞,銷售量比2018年增長45%,盡管2020年受疫情影響,仍與往年的銷售量持平。“用東藝宮燈做裝飾的2020年央視春節戲曲晚會,將傳統節日氣氛烘托得淋漓盡致。”李仰東自豪地說。
除了向海外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外,工坊還注重東藝宮燈技藝的傳承與傳播,目前,已形成民間傳承、學校傳承、資料傳承、文化館傳承等方式。面對突發的疫情,李仰東和工坊員工利用短視頻平臺傳播宮燈的傳統美術工藝,將非遺融入社會。李仰東說:“我們不僅要增強年輕人對傳統文化的保護意識,還要提升中華文化在海外的影響力,讓中國傳統文化通過宮燈走出國門,讓更多的人了解它。”
瑤繡繡出小康新生活 “文化+扶貧”助推鄉村產業振興
乳源是廣東省3個少數民族自治縣之一,集革命老區、民族地區、貧困地區、石灰巖山區、生態發展區于一體。2018年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2812戶,共計7118人,其中無勞動能力貧困戶1276戶,共計1863人,貧困戶不僅分布較散,而且貧困程度較深。
近年來,乳源以瑤族刺繡、瑤族服飾等非遺項目為依托,積極發揮“世界過山瑤之鄉”的地域品牌優勢,將文旅扶貧作為精準扶貧的重要抓手。2019年,乳源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投入60余萬元在乳源農旅小鎮設立打造全域旅游集散中心暨瑤繡服飾傳承基地,并采用“政府搭臺,協會唱戲”的方式,與當地瑤繡文化促進會進行密切合作。為大力培養繡娘,促進瑤繡文化產業長足發展,又設計推出以“傳幫帶”方式為主的“繡美瑤鄉”文化志愿服務項目,通過建立瑤繡傳承基地、瑤繡研培室,召集一批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民間刺繡高手、創新型瑤繡企業代表等具有教學傳承能力的瑤繡志愿者,開展瑤繡培訓進工坊、進鄉村等服務,有力提高了繡娘瑤繡技藝水平。
2020年,乳源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乳源扶貧辦與廣東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合作,設立了乳源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在此基礎上又引進“媽媽制造”等特色扶貧項目,將傳統瑤繡服飾進行簡約化、時尚化、生活化的創新設計和制作,把瑤繡圖文及色彩進行創新組合,并運用到生活用品及文創產品中。乳源以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點、基層合作社、民間協會為聯系點,以點帶村,以村帶鎮,形成了以縣城非遺扶貧就業工坊為中心、輻射各鄉鎮的“文化+扶貧”特色模式。
在乳源非遺扶貧就業工坊負責人趙詠蘭看來,工坊的成立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加入工坊后,繡娘不僅充分利用起閑暇時間,還有了收入,家庭矛盾也逐漸消失了。壓力緩解了,錢袋子也鼓了,更重要的是自身價值得到了彰顯。目前,工坊除了有8位專職從業人員外,還有兼職從事瑤族服飾手工產品生產的扶貧對象130多人,同時帶動周邊地區婦女1200多人。自2019年以來,共開展瑤繡技藝培訓30期,培訓3000余人次,設計推出60個類別的瑤繡產品。工坊讓每個繡娘每年增收超過2萬元,為全縣扶貧戶增加經濟產值超過100萬元,推動乳源脫貧攻堅工作邁上了新臺階。
此外,工坊還實行動態非遺傳承模式,與市場深度對接。通過參加國內各地舉辦的文博會、旅博會、文化旅游節、非遺集市等文旅活動,充分展示瑤族刺繡這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發揮自身文化品牌優勢,積極走出國門,參加國際展覽、聯系國際訂單,向世界展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進一步增強了文化自信。“我們希望瑤族刺繡能夠被更多人看見、被更多人喜歡、被更多人記住,同時也被應用到更多領域。”趙詠蘭說。
乳源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局長歐先鳳表示,未來,要繼續大力推動文旅扶貧,充分發揮好非遺扶貧就業工坊貫通線上和線下、城鎮鄉村、文旅行業的綜合作用及影響力,做好“文旅扶貧+”這篇大文章,推動形成文農旅融合、縣鎮村同步、產學研聯動的良好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