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保護傳統手工藝的呼吁屢屢見諸報端。都說老底子不能丟,一路走來的光榮歷史與文化積淀更不能就這樣遺落在時光里。
但是,傳承傳統手工藝之難,亦是全世界都無法回避的問題。一座城市、一個小鎮引以為傲的老手藝,如何在當下這個全球化競爭日趨激烈的時代繼續生存?政府如何扶持,商家如何創新,老傳統如何吸引年輕人?
德國和法國在守護自己的手工藝“活招牌”方面,做出了這些值得借鑒的努力。
主打手工制作
造型極具標志性
說到德國的手工藝品,市民嚴先生腦海中浮現的第一樣物品便是布谷鳥鐘。作為德國鐘表業的頭號招牌,布谷鳥鐘被視為最能結合當地文化氣息與生活傳統的手工藝品,一直是游人到訪德國必買的紀念品之一。
在上一次到訪斯圖加特時,嚴先生踏入了一家布谷鳥鐘專賣店。小店的墻面上掛滿了大小不一、造型各異的布谷鳥鐘。每到整點和半點,店內便會變得格外歡騰,一只只木質布谷鳥都從“小房間”內跳出來,“布谷布谷”地叫起來。隨后,大一點的鐘還會響起各種動人的旋律,一個個穿著德國古典民族服裝的小木偶便伴隨著旋律翩翩起舞。
如此精美的布谷鳥鐘一下子便吸引了嚴先生的目光。但一看價格,又讓人心生退意。純手工制作的布谷鳥鐘價格不菲,要價少則幾十歐元,多則幾百上千歐元。想著“下次一定來買”,嚴先生暫時割下心頭所愛。沒想到,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暴發,再訪德國購買此鐘,已不知何時才能成行。
其實,比起斯圖加特,更多人會到位于德國西南邊陲的城市弗萊堡購買布谷鳥鐘。當地舉世聞名的黑森林,是德國鐘表的起源地,也是布谷鳥鐘的誕生地,至今仍是德國高端鐘表的集中生產地。黑森林,實際上是一片南北長160公里,東西寬20公里至60公里的山區。因為那里森林密布,遠遠望去一片黑壓壓的,故得其名。
根據資料記載,在17世紀的黑森林,由于冬季漫長,白雪皚皚,農人們在閑暇之余,以木頭為材料做出許多有用的器械及工藝品。大約在1640年,一對名叫庫茲的兄弟在他們的玻璃作坊發明了一個指示時間的儀器——即世界上最早問世的黑森林時鐘(木架鐘)。
1738年,一位名叫法朗安頓·凱特爾的人巧妙地用風箱設計出模仿當地布谷鳥的叫聲,完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布谷鳥鐘,也是第一代的布谷鳥鐘。因其堅固耐用、設計精美,鐘聲悅耳而受到人們的熱愛與追捧。1805年,僅在黑森林的中部小鎮特里貝格和諾伊施塔特地區,便有688間制鐘工廠和582間時鐘商行。
1850年,富有創意且勤勞的黑森林居民,憑著他們的想象力、天賦、智慧與技巧將布谷鳥鐘與當地盛產的木頭原材料及精湛的木雕工藝相結合,制成第二代布谷鳥鐘——傳統木雕布谷鳥鐘。以房屋、生活場景為原型的布谷鳥鐘不僅是精美的工藝藝術品,更多的是飽含工匠對生活的熱情,寫實的風景木雕,則更多的蘊含著工匠們對于這片土地上一花一草一樹一鳥的感情。在那時的黑森林地區,鐘表制造業已相當盛行,許多家庭都以制造鐘表為生。等到19世紀后半葉,布谷鳥鐘便開始揚名海外,成為世人眼中德國的標志性手工藝品。
政要傾情推薦
“走出去”亮相
享有盛名的布谷鳥鐘,為什么這么貴?
首要原因在于純手工制作。布谷鳥鐘由匠人精心設計,從內部的機械構件到外部的木工雕刻,完全由傳統手工完成。因此,即使是同一位匠人出品,做出來的布谷鳥鐘都不會完全相同,人們購買到的是“獨一份”的藝術品。另一方面,布谷鳥鐘具有高實用價值。其機芯及齒輪均采用德國高品質原材,其在計時功能上毫不遜色于普通鐘表。在當地,一臺正宗的布谷鳥鐘用上上百年也不足為奇。
高昂的價格,讓一些仿冒者動了歪腦筋。為了不讓一些品質低劣的偽冒產品壞了布谷鳥鐘的名聲,德國黑森林的匠人在1987年成立了德國黑森林布谷鳥鐘協會(VDS),確保高品質的正宗布谷鳥鐘能受到保護。通過認證的布谷鳥鐘必須確保所有原材料均來自德國黑森林,且全部生產均為純手工工藝制造。每一款正宗的黑森林布谷鳥鐘都擁有唯一的VDS認證證書。
聽上去,布谷鳥鐘貴得很有道理。但要真正讓更多來自世界各地的游人,尤其是年輕一代認可傳統手工藝的價值,要做的還有很多。
來自政要和名人的傾情推薦可以說是有效的一招。2013年7月,德國總理默克爾在會見俄羅斯總統普京時送上的一份禮物,便是一臺時尚的布谷鳥鐘。2014年圣誕節,德國足球國家隊教練勒夫的夫人,專門找德國黑森林布谷鳥鐘的領軍代表人物哈斯夫婦訂制了一款布谷鳥鐘,作為送給丈夫的禮物。這讓很多人意識到,擁有300多年歷史的布谷鳥鐘依然很時尚。
“走出去”,在大舞臺上亮相也是一招。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城市最佳實踐區弗萊堡展館內,每到整點,以森林為背景的墻上8個布谷鳥鐘會同時開始唱上海人民非常熟悉的《茉莉花》的旋律。更令人稱奇的是,輪到哪個鐘,這個小木屋形狀的鐘就會自動開門,蹦出一只布谷鳥,隨音樂節奏拍打羽翼翩翩起舞;鐘上方的燈也隨鳥的起舞節奏一亮一暗。展出期間,這些布谷鳥鐘充分利用音樂“特長”,為中德人民的交往和交流出力,不僅會表演貝多芬和巴赫的經典名曲,也會演繹中德兩地的民歌,其中包含了弗萊堡音樂學院專門為上海世博會創作的現代音樂。這些經過精巧程序編排的布谷鳥鐘,讓許多上海市民看到了德國制造的柔情一面。
匠人們更多的是堅持守好自己的鋪子。這不意味著一成不變。在一家家黑森林的布谷鳥鐘專賣店,游人看到的不只是貨品展示,同樣也是匠人們的手工制作流程。每一件工具,每一塊原材料,都在訴說著有關手藝的歷史和故事。
讓嗅覺“旅行”
領略光榮歷史
法國南部小鎮格拉斯最出名的是香水。200多年前,世界上第一家生產香精香料的工廠誕生于此,自那以后,香水制造業就在小鎮扎根發芽。今天,幾乎80%的法國香水都出自這塊彈丸之地,其中包括許多受國人追捧的品牌。
然而,16世紀、17世紀的格拉斯,最出名的產業是皮革制造。這是一個伴隨著嚴重異味和污染的產業。而格拉斯走向制香之路,也與這段歷史息息相關。當時,由于傳統手工作坊大多使用橄欖油熟皮技術,生產出的皮革成品會伴隨嚴重異味,當地人因此進行技術改革,用迷迭香、薰衣草等芳香草本作物來提取精油,掩蓋皮革制作過程中可能產生的難聞氣味。很快,這種芳香精油除臭法受到法國皇室貴族的認可和青睞,不少官員被派駐格拉斯,專為宮廷研制提取香料,香料業也逐漸在格拉斯落地生根。
到17世紀中期,香料種植業和提取技術在格拉斯蓬勃發展,也催生出“調香師”這一職業。今天人們或許會覺得這是一個浪漫的、“高大上”的職業,但實際上,早期調香師的工作環境往往是充滿異味的皮革制造工坊,整日要與牲畜皮料相伴。
18世紀,路易十五癡迷香水,巴黎人相繼追隨這一風尚,使得城市洋溢出浪漫的香氣。為了滿足皇室對香水的需求,法國南部開始大量種植香料花卉。19世紀40年代,世界上第一款合成香料“香蘭素”誕生在格拉斯。
如今,格拉斯接待著來自世界各地慕名而來的游客。小鎮歡迎他們的方式也很有當地特色——開放各種香水工廠和香水博物館,邀請人們參觀香水制作的秘密,甚至親自動手調香。相比于單純的開店販售香水,這些體驗性游覽項目讓人印象更為深刻。
格拉斯的香水產業至今仍保持著傳統和謹慎的態度,只有少數香水工廠的生產線對外開放參觀。不過,3家著名的香水工廠花宮娜、莫利納爾和嘉利瑪都提供免費參觀導覽。其中,花宮娜在格拉斯的現代工廠位于格拉斯市郊,相比之下,位于市中心的花宮娜歷史工廠更值得參觀。從1782年起,那里就已經是香水作坊;如今,這家古老工廠已經改造成香水工藝博物館,保留了歷史上的香水制造工藝和生產線。歷史工廠內也開設約需2.5小時游時的香水工作坊,供人們親手調制100毫升淡香水。
來到格拉斯,必去的還有國際香水博物館。在那里,人們可以體驗到嗅覺的“旅行”。展館分為五個部分,分別代表五大洲及其不同的香水文化,收藏了豐富的香水資料、產品和包裝,展示了人類制作香水的悠久歷史。館內收藏有各個歷史時期的精美香水瓶,按照年份陳列,從古老的貼標簽玻璃瓶到今天市場上的著名品牌香水都收入其中。有些香水瓶設計極為精美,堪稱藝術品。館中還有各種嗅覺體驗站,可以聞到各類植物、花果等天然原料的香氣。除此之外,博物館還收藏了從古到今的各種香水加工儀器、制香書籍、海報和其他手工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