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北京居民收入與經濟增長同步
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6萬元
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近日發布報告,去年北京聚焦“七有”改善民生,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6萬元大關,達到6.2萬元,基本實現與經濟增長同步。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進一步增強。
民生指標呈現“五穩”
“2018年,北京民生指標呈現‘五穩’,就業穩、物價穩、收入穩、市場穩、房價穩。”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調查分析,全市就業形勢總體穩定。2018年各季度,北京城鎮調查失業率始終保持在4.5%以內。前3季度城鎮新增就業人數累計為36.6萬人,超額完成全年任務,勞動力市場總體活躍。
從“菜籃子”價格看,價格漲幅低于預期。2018年,全市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總體溫和可控,有10個月漲幅處于“2時代”,全年同比上漲2.5%,低于年度3%的調控目標。
數據顯示,2018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6萬元大關,達到6.2萬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3%,基本實現與經濟增長同步。伴隨上調最低工資標準、個稅起征點等措施落地實施,居民工資性收入穩步增長。2018年全市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同比增長7%,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達到60.4%,增收貢獻份額接近一半。
在調控政策持續作用下,去年全年住宅銷售價格走勢總體平穩。新建商品住宅除2月環比下降0.3%外,其他月份低位上漲或持平;二手住宅呈現倒V形走勢,7月環比上漲至0.4%后持續下降。整體看,2018年下半年以來,共有產權房、限競房集中入市有效平抑了市場房價。
聚焦“七有”辦實事解民憂
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幼有所育、學有所教。辦實事、解民憂,去年全市聚焦“七有”改善民生,百姓獲得感不斷增強。
在病有所醫方面,2018年全市建成34個緊密型醫聯體,一級醫院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療量增長近30%,三級醫院門診量減少8%。《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辦法》落地實施,推進城鄉醫療并軌,提高農村醫療保障水平,醫療保險基本實現全覆蓋。
在老有所養方面,新建養老服務驛站182家,老年人社會優待服務范圍從65歲以上擴展到60歲以上。連續25年上調企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準,且提高力度逐漸加大。
去年,本市發布實施第3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改善幼兒園辦園條件和辦園質量,“入園難”問題進一步得到緩解,均等化水平有所提高,新增學前學位3萬個。
2018年,北京深化學區制和集團化辦學改革,擴大優質教育覆蓋面,公共教育資源均衡配置繼續強化,北京電影學院等新校區加快建設,北京五中通州校區落成,統籌教育資源優化布局進一步推進,教育公平、均衡發展得到提高。
拆違還綠1683公頃
去年,“藍天保衛戰”“留白增綠”成效顯著。據統計,全年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為51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2.1%;二氧化硫年均濃度為6微克/立方米,下降25%。
普通市民對北京城市品質和人居環境的提升也感受深刻:全市1141條背街小巷環境整治提升,核心區80公里道路電力架空線入地,中心城區29個老舊小區綜合整治試點成效顯著,便利店、衛生服務站和社區停車樓等項目紛紛落地,為百姓解決了最現實的需求。
“民生民愿”調查顯示,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群眾滿意率在9成以上,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效。拆違騰退土地6828公頃、還綠1683公頃。市民身邊的口袋公園、小微綠地增加,建成城市休閑公園28處、小微綠地121處,全市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提高到80%。
市民群眾享受優質公共服務的機會更加平等,百姓關心的住房、收入、公共服務領域均有序推進。全年保障性住房投資增長44.1%,保障性住房新開工面積占比達45.2%。全年分配公租房3.23萬套、網申共有產權住房2.9萬套。新開工保障房5.45萬套,完成棚戶區改造3.43萬戶,均超額完成年度任務。
2018年,全市建設提升基本便民網點1529個,城六區社區已實現全覆蓋。“一刻鐘社區服務圈”城市社區覆蓋率達到92%。
(責任編輯:單曉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