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編者按:香港即將迎來回歸20周年盛典。20年來,連接內地和香港資本的“虛擬車道”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從未停止修建。兩地經濟不斷融合變得密不可分,香港也從內地走向世界的投資窗口、融資窗口,逐步轉向成為三個新的中心。
互聯互通提升兩地市場的資產定價能力
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求“推動資本市場雙向開放,有序提高跨境資本和金融交易可兌換程度”。這一年,監管部門宣布境內港、澳、臺居民可開立A股賬戶。兩地資本開放腳步聲漸近。
2014年4月10日,中國證監會與香港證監會同時發聲,宣布滬港通已經過批準試點,其間公布了它的運行模式、主要制度、投資標的、投資額度、結算方式、監管方式等系統安排。
2014年11月17日,在積極籌備近兩年之后,上海、香港證券交易所鳴鑼開市,滬港通完成“首秀”,內地和香港兩地的資本對接終于實現了歷史性跨越。
2016年12月5日,一衣帶水的深圳和香港股市也親密接通。
2017年5月16日,香港與內地“債券通”獲批,初期將先開“北向通”,投資者可由香港購買內地債券。
通過這些“虛擬車道”,A股與港股實現了全面的互通互投,香港的“超級聯系人”角色不斷升級。內地與香港積極打通了在股票、債券、基金、大宗商品及衍生品市場的聯系,提升兩地資本市場的一體化程度及效率,提升內地不同資本背景、資本結構企業到香港融資的便利性,提升兩地市場的資產定價能力。
互聯互通 打造香港未來的“三個中心”
在過去的二三十年間,香港為內地吸引了大量的資金,為內地輸送了發展經濟的寶貴資本。
在互聯互通的機制下,南北資金的成交不斷上升,兩地市場邏輯相互影響,彼此融合。近年來AH股溢價呈現趨勢性的收斂,2017年南下資金是港股市場行情重要的邊際變量,保險、基金和銀行等內地機構資金也是重要的動力。
特別是在今年6月21日,MSCI正式宣布將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作為促成本次闖關MSCI的重要助力,A股市場在互聯互通機制上取得的進展、中國交易所放寬涉及A股的全球金融產品預先審批限制,這兩方面因素功不可沒。
香港證監會主席唐家成表示,將外國公司納入現有互聯互通機制,對外國公司來說,供內地資金參與買賣,可吸引外國公司來港上市。港交所主席周松崗也認為,香港作為金融中心應積極轉型,為市場提供更多元化產品。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也表示,未來20年香港將從內地的融資中心,轉化為三個新中心,分別是:內地的全球財富管理中心;領先的離岸風險管理中心;內地的全球資產定價中心,實現角色轉變:從為內地吸引資金,到為內地配置資產。
積細流,成江海。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互聯互通、走向共同市場和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未來值得更多的期許。
(中國經濟網記者 關婧 )
(責任編輯:馬常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