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遼寧代表團集體討論十九大報告,并向中外記者開放,“投資能不能過山海關”成為了代表們討論的熱點。
黨的十九大代表、遼寧省委書記李希坦承,遼寧經濟發展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固然與體制機制、經濟結構、營商環境等因素有關,但根本原因還是政治生態遭到嚴重破壞后的綜合反映和具體折射。
十九大報告提出,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發揮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性作用。“招商引資與營商環境密切相關。良好的營商環境是實現遼寧振興發展的必備條件,沒有好的營商環境,項目進不來,人才留不住。”李希代表說。因此,遼寧近年來堅持把改善營商環境作為突破之舉,用實際行動來回應“投資不過山海關”的說法。
2016年12月7日,遼寧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會議通過了《遼寧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自2017年2月1日起施行。這是東北地區第一部優化營商環境建設的省級地方性法規。同時,為了改善營商環境,遼寧還成立了全國第一個“省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
黨的十九大代表、遼寧省省長陳求發表示,改善營商環境,最重要的是強化為企業服務,切實降低企業經營成本。近幾年,通過深化“放管服”改革,遼寧已累計調整、取消行政職權2146項;認真落實各種減稅降費政策,今年預計可減少企業稅費1200多億元。
“2017年是全省開展優化營商環境建設年。”黨的十九大代表、沈陽市委書記易煉紅認為,改善營商環境,首先是觀念要改變、要創新。“要親近企業,全力為他們做好服務,同時要保持單純的政商關系,讓企業家感覺在沈陽生產經營‘很簡單’。”易煉紅代表說。
“各種跡象表明,‘投資不過山海關’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李希代表說,遼寧正在振興發展之路上越走越堅實。(經濟日報記者 佘 穎)
相關專題: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
(責任編輯: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