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勞動力優勢 承接京津勞動密集型產業
河北將引導人口向環京津等地區聚集
近日,《河北省人口發展規劃(2018年-2035年)》出臺,雄安新區和京津冀協同發展再度成為關鍵詞。規劃提出構建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人口流動機制,發揮河北勞動力優勢承接京津勞動密集型產業,引導人口由“兩山一壩”地區向環京津等地區聚集,同時實施支持雄安新區建設的人口政策,促進高層次人才向雄安新區聚集,合理控制雄安新區人口密度。
規劃的近期目標是到2020年,使河北省的生育率和人口素質、結構、分布等指標“基本適應京津冀協同發展”。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雄安新區建設的指向性十分明確。
京津冀三地人口流動頻繁,北京社科院2016年發布的《北京社會治理發展報告(2015年—2016年)》顯示,河北是北京常住人口增加的主要來源地,北京戶籍人口年均增長率中近五分之一來自河北,且呈持續上升趨勢。構建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人口流動機制,是本次規劃的關注重點。按照規劃,河北將完善與人口流動相關的公共服務政策,推進京津冀醫療保障、公共交通、通信網絡等公共服務一體化;構建有利于京津冀深度融合、協同有序、互補互利的產業集群;建設養老服務綜合園區,打造養老服務新模式、新業態,促進區域養老產業發展;充分發揮河北勞動力資源優勢,承接京津勞動密集型產業;搭建良好的創業平臺,吸引京津高層次人才和技術人才。
在推進人口城鎮化方面,規劃提出2020年使河北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8%左右,2035年達到70%左右,引導人口由“兩山一壩”地區向京山、京廣鐵路沿線、環京津和沿海經濟帶地區聚集。
按照本次出臺的“人口發展規劃”,河北將探索實行有利于激發雄安新區創新活力的人事、薪酬、住房、稅收等政策,實行開放、便捷的人才引進制度,在技術移民和外籍人才入境、停留、永久居住等方面制定更加便利的措施;為吸引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人口向雄安新區轉移,促進高層次人才向雄安新區聚集,雄安新區將實施積分落戶和居住證制度,建立以居住證為載體的公共服務供給機制。
規劃還提出,要把高層次人才隨遷配偶納入雄安新區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優先推薦適宜工作崗位,為其隨遷子女接受良好教育創造條件、提供保障,意在解決高層次人才的后顧之憂。
馬上就訪
高質量發展需要人才先行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特大城市研究院執行院長 葉堂林
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關鍵在于縮小北京與河北的發展差距,河北亟待實現快速發展和高質量發展。與世界公認的五大世界級城市群和國內長三角、珠三角城市群相比,京津冀城市群的核心城市與周邊區域的發展差距過大。2016年紐約人均GDP是波士頓的1.40倍,2017年上海人均GDP是杭州的0.93倍,而2017年北京人均GDP(12.9萬元)是石家莊(6.0萬元)的2.15倍。京津冀要打造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需要縮小北京與河北的發展差距,關鍵在于“墊高”河北這一“基座”。
當前,高質量發展已成為時代的主旋律。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是創新發展,創新發展離不開人才,實現河北發展需人才先行。在此背景下,河北省人口發展規劃的出臺非常及時。河北應借勢雄安新區和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在集聚人才方面下功夫,在雄安新區和環首都圈形成創新型人才高地,有了“金剛鉆”就不怕沒有“瓷器活”。
人才優勢決定發展優勢,而公共服務水平決定了對人才的吸引力,提升河北的公共服務質量至關重要。在追求美好生活需要的時代,人們更看重良好的生態環境和高水平的醫療、教育資源,優質公共服務資源也就成為吸引和集聚人才的關鍵所在。想要吸引優質人才,除營造宜業、宜居環境外,還應重點解決好優質人才家中的養老和子女教育問題,即“一老一小”問題。在人才規劃與發展方面,河北應采取優質公共服務資源先行策略。
(責任編輯:單曉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