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記者梳理原銀監會網站披露的罰單信息發現,前三季度,銀監系統累計公布罰單2528張,合計罰沒金額逾16.5億元。業內人士認為,未來監管工作的重點將以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為主,互聯網金融風險防控、不良資產處置和化解、房地產泡沫化等是整治重點領域。在此背景下,金融機構開展業務需回歸服務實體經濟本源,注重合規發展。
嚴監管力度不減
前三季度,銀監系統累計公布罰單2528張。其中,銀保監會公布10張,地方銀監局公布772張,銀監分局公布1746張。截至三季度末,銀監系統合計罰沒金額逾16.5億元,其中,三季度銀監系統累計公布罰單813張,相比前兩季度公布的1715張,力度并未減弱。
三季度銀監系統合計罰沒金額逾2.5億元。通過梳理不難發現,金融機構“吃下”百萬元以上罰單并不罕見。同時,在處罰過程中,監管部門落實“雙罰制”,堅持問責到人。
例如,8月底,相關銀監局披露了對內蒙古、江西、河南、廣東、四川等5家省聯社的處罰決定,5家省聯社合計罰款3172.7萬元,沒收違法所得270.5萬元。人員處罰方面,監管部門對省聯社63名責任人員分別給予取消任職資格、警告和罰款,其中42人合計罰款455.5萬元。
“從罰款金額來看,無論是對單家還是五家匯總,罰款金額都是省聯社成立以來最高的。同時,監管部門在行政處罰中落實了‘雙罰’制度。省聯社高管在地方行政級別較高,此次對高管處罰的廣度和力度都是省聯社成立以來前所未有的!苯咏O管層的知情人士稱。
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肖遠企強調,“治亂象、打擊非法金融活動以及處置高風險金融機構和高風險業務,無論從制度、政策還是具體的監管措施和監管行動方面我們都不會放松,要確保金融風險得到有效控制,維護金融穩定和安全,確保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不減。”
整治不良資產處置亂象
從案由來看,同業業務、票據業務、資金違規流入股市樓市等痼疾是三季度金融機構領罰的常見案由。
肖遠企表示:“部分銀行機構不良資產分類不夠準確,個別機構存在隱匿、轉移不良貸款行為。我們加強了這方面的監管力度,嚴厲打擊隱匿、違規轉移不良貸款以及虛假出表的行為,這也是今年治亂象的重點!
整治不良處置亂象在罰單中也有所體現。例如,三菱日聯銀行(中國)天津分行領到的270萬元罰單中,隱藏不良貸款便是案由之一。另外,多家資產管理公司處置不良貸款過程中的違規行為也難逃問責。例如中國東方湖南省分公司由于在辦理非金融機構不良資產收購業務中存在盡職調查不到位、項目審查不審慎等行為,被湖南銀監局罰款80萬元。
對于未來監管部門的整治重點,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趙亞蕊認為,從當前的形勢和監管情況來看,未來監管工作的重點仍將以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為主。
在恒豐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楊芮看來,監管部門或重點加強對互聯網金融,特別是涉及網絡借貸風險的專項整治。同時,隨著各類新規落地,對違反宏觀調控政策(信貸政策、房地產行業政策),影子銀行和交叉金融產品風險的治理力度也將加強。
注重主動合規
業內人士認為,金融機構應以亂象整治為契機,讓合規創造效益成為行業共識。
肖遠企稱,過去一段時間,監管部門對于治亂象、壓降風險、打擊非法金融活動采取了強有力措施。但在堵旁門時肯定要“開正門”,要讓金融機構培養新的發展點、盈利點。為此采取了一些政策措施,比如調整了銀行撥備覆蓋率監管要求、給銀行創造更多處置核銷不良貸款的條件、鼓勵銀行通過多種渠補充資本等。
“嚴監管形勢下,銀行業務需逐漸回歸服務實體經濟本源。”楊芮表示,一方面要通過持續優化信貸供給,調整信貸結構,有效支持和引導經濟轉型升級;另一方面要拓寬低成本資金來源,優化產品定價模式,提高凈息差水平和綜合盈利水平,實現銀行高質量發展。
趙亞蕊提示,金融機構應嚴格執行監管政策、有效配合各項檢查,在合規框架內開展業務;要密切關注后續監管細則的出臺,及時獲取最新政策變化與執行計劃,加強主動風險管理,避免風險相對較高的金融機構可能產生的局部風險擴大和交叉傳導;另外,要定期評估監管政策動向、實際執行情況及其產生的潛在影響,提前做好應對措施。
(責任編輯:孫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