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海行動》票房突破25億
春節檔上演逆襲好戲的《紅海行動》截至目前票房突破25億元,仍在持續走高,并且已經成為同檔期口碑最好的一部電影。昨日,《紅海行動》研討會在京舉行,與會專家學者認為,《紅海行動》是一次主旋律題材電影市場化運作的成功嘗試,是運用國際化的制作理念和敘事方式對主流價值觀的創新表達,將中國軍事類型片推向了新的高度。《紅海行動》用現代電影高科技的表現手段,在銀幕上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英雄主義、人道主義,是一部反映人民海軍堅持我軍宗旨、彰顯大國擔當的影視作品。
聚焦集體主義精神
《紅海行動》以2015年中國海軍的也門撤僑行動為背景,講述了“蛟龍突擊隊”在戰亂國家營救中國公民的感人故事。作為一部軍事題材的主旋律電影,《紅海行動》不僅貢獻了媲美好萊塢電影的專業水準——驚險刺激、極為震撼的戰爭場面,更塑造了一批可愛可敬的軍人群像。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名譽主席、著名文藝評論家李準指出,《紅海行動》的一個突出貢獻在于,它沒有把單打獨斗式的個人英雄主義當作當代中國海軍官兵的精神制高點,而是對準了集體主義精神。而集體主義精神才是我軍戰斗力最深厚、最強大的精神。“這部片子中,蛟龍突擊隊的八個成員,每個人都是英雄,都身懷絕技,也都有弱點,但加在一起作為一個整體可以互相取長補短,變得無比強大,無堅不摧。他們每個人,包括隊長楊銳都不是片中絕對的一號人物,但每一個人又都是影片真正的主人公,每個人的作用和戲份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在這種集體主義精神在建設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經過了創新性的轉化和創造性的發展之后,已經成為我軍官兵在精神上的強大優勢。《紅海行動》在這方面的精彩描繪是全片最大的精神亮點!
代表工業化水平提升
《紅海行動》上映后,戰場場面的真實感贏得了觀眾的一致稱譽。中國電影家協會秘書長饒曙光認為,《紅海行動》是在正確的時間出現的一部正確的電影和恰當的電影,它既代表了中國電影工業化水平的提升,也代表了中國電影工業美學的提升。“這個影片我覺得可能也只有在當下才能拍得出來,前兩年我們都拍不出這樣的影片。這是因為我們的工業實力,對現在科技的掌握,專業化電影團隊的水平都達到了一定的程度。這也是中國電影市場化改革,中國電影產業化發展、市場空間的容量足夠擴大以后,給電影創作提供的一個現實的可能性。所以說,它代表了中國電影工業化的提升。”電影美學方面,饒曙光認為《紅海行動》也有很大的貢獻。“中國電影工業化、產業化以后,我們能否建立趨于電影工業化相適應的電影美學。這是一個非,F實的問題。中國電影也走過一大段彎路。如何借助于電影高科技、電影特效技術,借助于國際化的電影語言,借助于年輕觀眾所喜歡的方式,尤其是結合中國的改革開放現實,立足于悠久的文化傳統,借助于中國優秀的電影傳統與當下的年輕觀眾達成互動、信任的關系,是中國電影亟待解決的問題。從某種意義上來講,當下觀眾對國產電影的信任度有多大,中國電影的發展空間就有多大,我們電影美學的力量就有多大。我覺得《紅海行動》對中國電影工業美學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軍事動作片推向新高度
《紅海行動》在拍攝過程中得到了軍方的大力支持,片中出現的軍艦、武器,有很多都是我軍較少公開展示的高科技裝備。影片上映之后,主創團隊在這方面表現出來的專業贏得了軍迷的喝彩。解放軍報社文化部主任呂國英對《紅海行動》也同樣頗多贊揚,他認為影片傳遞出了強烈信號——大國之尊嚴、強軍之壯闊!皣抑饑,大國形象往往通過國民的尊嚴,尤其當國民生命受到了威脅之時,能否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援體現出來的,是體現國家形象,實現國家尊嚴的特殊支撐與保障,而實現之必須靠強軍。強軍是大目標,更是進行曲大風格,《紅海行動》從大國風范、道義擔當、武器裝備以及新一代中國軍人的綜合素質、英雄氣概、血性擔當等均做了很好的展示與詮釋,給受眾強烈的精神感染與審美感受。”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清華大學教授尹鴻則認為,《紅海行動》把中國的軍事動作片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叭ツ甑摹稇鹄2》,我覺得就為中國軍事題材的戰爭片樹立了新標桿,但是《紅海行動》又刷新了標桿,這部電影整個動作的強度、力度、密度都超出了以前的電影。這就是當下中國電影產業發展的速度,去年有一個標桿,今年可能就要把這個標桿跨越過去。中國電影工業和創作成熟的速度真是超乎想象!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劉園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