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特色中藥產業助推健康扶貧
多年來,云南省昭通市綏江縣因為交通不便,群眾外出看病困難,很多人因病致貧返貧。自從實施“五個一”發展模式以來,綏江大力發展中藥材產業,推行“中醫入戶”,一方面促進了貧困戶穩定增收,另一方面極大地緩解了群眾看病難問題
“現在綏江已經形成愛中醫中藥的風尚。全縣共種植砂仁、天麻、重樓、豬岺等中藥材3650余畝。轄區內5個鎮42個村(社區),每個村衛生室都配備了中醫、中藥柜、中醫理療室。群眾基本實現了未病先防,小病自治。”云南省昭通市綏江縣中醫辦工作人員許興紅說。
查窮根精準施策
綏江縣位于云南省東北角,是一個國家級貧困縣。總人口17萬人中,貧困人口有4萬余人。其中,因病致貧返貧的有4980戶19240人,比例高達47%。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看病愁的問題非常突出,總體健康水平較低。
綏江縣委書記楊淞是昭通永善人,從小生長在農村,他對當地群眾的生活狀況非常了解。2017年初,綏江縣成立預防保健及治未病工作領導小組,他任組長。
他告訴記者,綏江進行的專項調研分析認為:群眾看病難,難在邊遠山區——以行政村良姜村為例,該村有49個村民小組6658人,僅有1個村衛生室3名村醫,每名村醫要服務2200多人。最遠的小組距離村衛生室有近30公里,路途遙遠、交通不便,群眾看病就醫十分困難。群眾看病貴,貴在小病大治——群眾有個頭痛腦熱、感冒發燒一般都要到村衛生室、鎮衛生院打針輸液,一次輸上三五天,加上來回車費至少花費幾百上千元,一年一個人多幾次感冒、一個家庭多幾個人生病,這一家就返貧了;群眾看病愁,愁在有病不知——農村很多群眾一輩子沒有體檢過,有病不知道,以致把小病拖成了大病。
為此,綏江縣積極探索從健康扶貧到產業扶貧的路子。從2014年底開始,綏江縣依托山地立體氣候多樣、野生中藥資源豐富、群眾對中醫中藥興趣濃厚的優勢,采取“一個規劃繪藍圖、一個機制促農戶、一個培訓提技能、一個示范帶基地、一個市場保銷售”的“五個一”發展模式,推行“中醫入戶”,教群眾識別、種植、應用中草藥,為每個村民小組培訓一名中醫骨干,并通過構建“公司+合作社+農戶”和“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利益共享模式,帶動群眾種植中藥材,促進貧困戶穩定增收。
機制創新助農脫貧
綏江縣會儀鎮會儀村24組貧困戶白勇興從2016年開始種植瓜蔞2畝、當歸2畝,當年收入即達1.4萬元,實現了增收脫貧。
按照“五個一”發展模式,綏江縣大力發展中藥材產業,布局規劃了10萬畝中藥材發展規模及主要發展品種;通過機制創新,全縣成立了13家中藥材種植企業和專業合作社,形成了骨干帶頭、農戶入社,社發種苗、保底購銷,土地流轉、固定務工的新型中藥材種植發展模式;全縣共實施專家培訓、專業培訓、觀摩學習培訓、巡回指導培訓等767人次,提高了群眾種植中藥材的技能,提升了產業發展的科技含量;建立中草藥識別示范園和試種示范園,推動專業合作社建立中草藥種苗基地和仿野生種植基地,提升了品質,促進了發展;通過抓銷售市場,做到了聯絡中藥材市場、聯姻中藥企業、聯接電商平臺,保證了中藥材銷售暢通,促進了中藥產業的發展。
成立于2016年3月的綏江縣峰頂山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有社員134戶,中藥材種植面積1200畝。主要種植品種有瓜蔞、黃精、射干、朱砂蓮、益母草、龍膽草。合作社建成百草園、試種園、示范園、種植園4個,采取“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管理模式,在農戶與市場之間架起了橋梁,有力促進了社員增收。2017年已投產600畝,中草藥產量1200噸,實現收入288萬元,戶均收入2.1萬元。
通過近3年的努力,綏江縣共種植砂仁、天麻、重樓、豬岺等中藥材3650余畝,產值2100萬元,覆蓋731戶2824人,并帶動周邊群眾1100人就業,實現人均增收600元。
全縣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共流轉建檔立卡貧困戶土地420畝,優先雇用320名貧困人口務工,帶動38戶貧困戶種植中草藥,戶均增收2100元,使265戶貧困戶實現了脫貧致富。
“中醫入戶”顯成效
與“五個一”發展模式一起推行的“中醫入戶”,讓群眾通過學中醫、用中醫,學會了養生保健、小病自治,提高了健康水平。從縣到鎮、到村、到片區,群眾不僅可以在醫療機構看中醫抓中藥,而且還能享受全面的中醫理療、康復服務。據介紹,3年多來,綏江全縣僅新增設的10個片區衛生所,就接診患者7.9萬人次,為群眾節約交通費用近600萬元。
“中醫入戶”在綏江縣形成了“全民識中藥、未病先預防”的濃厚氛圍。綏江縣向群眾發放的《常用中草藥識別掛圖》包含77種常見、常用中草藥的形態特征、功能功效,目前已發放2版13萬份;《中醫保健手冊》包含養生處方、體質調攝、26種常見疾病的中醫防治處方、慢性病防治等內容,已發放4期16萬份。
現在,全民學中醫、小病能自治在綏江縣成為常態。綏江縣采取“醫生教骨干、骨干帶群眾”的方式開展培訓,目前,已培訓群眾12.8萬人次。現在,每個單位至少有1名干部、每個村至少有1名村醫、每個小組至少有1名群眾、每所學校至少有1名教師會中醫,有力提升了全縣的中醫服務能力。目前,綏江縣近80%的農村群眾在村、片區衛生室就診。在服務體系上,綏江縣通過“縣強中醫院、鎮建中醫館、村配中醫室、片增中藥柜、組設中藥園”實現了中醫藥服務全面覆蓋;突出“治未病”功能,強化縣中醫院、縣醫院中醫診療、理療、康復、治未病等特色專科建設;在距村衛生室5公里以上、覆蓋800人或200戶以上的片區增設衛生所,配齊中醫和中藥柜,其他片區設立中醫咨詢點。
村民楊利榮是中城鎮農業村19組種植中藥材的示范戶。最近,楊利榮得了風寒。接受過中醫培訓的她為自己熬制了藥湯。“成為示范戶不僅能提升自己的健康意識,還能幫助鄰里。平時,片區村民誰有頭疼腦熱,都會來我家采摘中藥。”楊利榮說。
目前,“樣板在身邊、藥柜在田間”已經成為綏江縣的一道風景。綏江縣已創建了7個中草藥種植示范園、1481戶種植示范戶,每個示范園種植了200種以上中草藥,每個示范戶種植了40種以上中草藥,并通過“一戶帶四戶”的方式,發展中草藥種植戶6052戶,輻射帶動全縣群眾識別、應用中草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