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校園演出這塊“蛋糕”究竟有多大
以校園演出起家的在線票務平臺Get日前宣布獲得了250萬美元的新一輪融資,而這則消息是當下校園演出市場愈發受到重視的一個縮影。如今人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越來越高,這既為演出市場的發展帶來不小的推動,同時也讓相關公司開始思考要在哪個領域進一步加強布局,其中校園市場不約而同地成為不少從業者選擇的目標。
相繼入局
近段時間一家名為Get的在線票務平臺獲得不小的關注,原因則是該平臺獲得了由淡馬錫旗下風險投資部門Vertex Ventures領投、Click Venture跟投的250萬美元新一輪融資。對于大部分人而言,這家平臺的名字并不熟知,但試圖在校園演出市場布局的從業者或許對該平臺有一定了解。據公開資料顯示,Get此前名為Qnect,成立初期主要業務為校園演出票務服務,目前則在票務的基礎上,還增加了線上售賣演出周邊以及幫助俱樂部收繳會費等功能。
雖然從融資數額來看,250萬美元并沒有打破票務行業獲得融資的紀錄,但此次Get獲得百萬美元融資一事則反映出當下的一種趨勢,即校園演出市場所蘊含的消費潛力。
近年來國內也有多家公司和平臺相繼在校園演出市場加強布局。以去年底正式宣布完成1000萬元天使輪投資的迷笛音樂傳媒為例,該公司曾對外透露,本輪融資被用于圍繞校園音樂業務展開的藝人經紀、視頻內容等方面的布局。除此以外,票務平臺聚橙網也在去年9月正式上線學生票專區,給予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中專、大專、本科、研究生、外籍在中國高校就讀留學生等學生群體各類優質演出的學生票特惠。
消費活躍
多家公司和平臺相繼在校園演出市場布局并非是臨時起意,而是發現這一觀眾群體背后的消費活力。
據今年9月大麥網聯合中國演出行業協會共同發布的《2017中國演出市場年度報告》顯示,從消費年齡層來看,盡管現場娛樂領域消費能力最強的為25-39歲的中青年家庭用戶,該類群體的占比為55%,但“95后”在現場娛樂消費升級提速最快,特別是在演唱會這一品類上,幾乎是每10名觀演用戶中就有3名是年輕學生。
在業內人士看來,與其他群體相比,學生群體雖然因自身財力有限,消費能力較上班族相對較弱,但對觀看演出有著較大的需求。演出行業分析人士黎昕宇認為,上班族的消費能力確實較強,但也容易受到時間上的限制,而學生群體不僅在時間上更為寬松,對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較高,此時若在票價等方面針對學生群體實際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就能實現更大的消費空間。
如今為進一步挖掘學生群體的消費欲望,演唱會、舞臺劇等演出也已開始走進校園,更加貼近學生群體。比如開心麻花此前在計劃話劇作品《阿翔》巡演時,也將校園作為目的地之一,并走進沈陽等高校,此外,現階段也有歌手將自己的演唱會開進校園內,也實現較好的反饋。
著眼未來
校園演出市場的發展空間正逐步受到業內的認可。迷笛音樂傳媒CEO尹龍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贏得了校園的市場,不單是贏得了現在,還贏得了未來。從絕對人數來看,加上研究生國內有4000萬大學生,這相當于歐洲一個大國的人數,市場很大。此外大學生的傳播力是所有人群里最強的,網絡上90%的流行詞匯都是從校園發酵出來的”。
與此同時,還有從業者認為,校園演出市場除了能提供活躍的消費外,還能成為未來演出市場的內容提供者,從中尋找到優秀的作品、演員、歌手,進一步豐富并拓展國內演出行業的發展,這也引發相關公司與平臺前往校園尋找人才與優質作品,受到學生群體的青睞。
公開資料顯示,日前第二季酷狗校際音超聯賽報名已正式開始,通過學校組建音樂戰隊的形式挖掘校園音樂人,數據統計,有近2000所高校數萬名學生報名參加;此外,迷笛音樂傳媒也在進行校園樂隊大賽等活動。業內人士表示,通過加強在校園演出市場的布局,也能進一步從學生時代培養人們去現場觀看演出的習慣,通過一步一步培育,能夠讓整個演出市場長期實現更大的拓展。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邵希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