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綜N代”紅利漸退 燦星IPO能否力挽頹勢
籌謀三年,燦星文化終于迎來了上市的關鍵時刻。2018年12月28日,燦星文化招股書于中國證監會官網正式公布,而隱藏在即將成為“中國綜藝第一股”光環下的致命陰影,也隨之浮出水面:凈利潤連續下滑、老牌IP影響力不及從前、新節目尚待繼續培育等一系列問題,讓燦星文化的上市之路顯得迷霧重重。
凈利潤下滑
在2018年的最后關頭,燦星文化正式啟動上市進程。據招股書顯示,燦星文化此次計劃登陸創業板,并擬募集15億元。且按照燦星文化的安排,本次募集資金將用于補充綜藝節目制作營運資金項目,擬投資于未來兩年的新綜藝節目制作,并補充流動資金。
近年來,燦星文化一直在籌劃上市進程,并為此進行諸多鋪墊。公開資料顯示,目前燦星文化的實際控制人除了創始人田明、金磊、徐向東外,還有華人文化天津,后者在眾多文娛領域均有布局,估值達400億元。而在2018年,燦星文化則引入了多位股東,其中不可不提的則是2018年6月引入的杭州阿里創投以及與騰訊音樂存在眾多聯系的西藏齊鳴音樂,瞬間將國內兩大互聯網公司作為發展后盾。
然而,相較于燦星文化上市進程,更多從業者卻將目光放在燦星文化近幾年的經營情況上。數據顯示,2015年、2016年、2017年及2018年1-6月,燦星文化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4.62億元、27.06億元、20.58億元和2.65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則分別為8.06億元、7.32億元、4.52億元和800萬元,呈現出逐年下滑的趨勢,而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不止出現了下滑,且在2018年1-6月還出現了虧損,為-2726萬元。
對于這一情況,燦星文化也在招股書中進行了解釋,并稱,近幾年綜藝節目行業快速發展,節目類型、觀眾審美、偏好變化迅速,視頻網站自制綜藝與采購電視綜藝版權之間此消彼長、宏觀經濟波動等原因均對公司的經營成果和成長性造成了影響。
挑戰加劇
凈利潤逐年下滑是燦星文化面臨的成長性發展風險,而作為一家民營節目制作公司,該公司制作的相關節目也正在面臨影響力下滑的現實。據招股書顯示,2015年、2016年及2017年,讓燦星文化一炮走紅的《中國好聲音》、《中國新歌聲》節目制作收入占該公司總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6.43%、37.33%、32.33%。
超過三成甚至四成的占比,在為燦星文化帶來收入的同時,也產生了單一系列節目占比較高的風險。且值得注意的是,該系列節目最近的市場影響力也有所下降。公開數據顯示,該系列節目共七季的首播收視率分別為1.477%、3.516%、4.241%、5.308%、3.843%、2.604%、1.730%,最近三季已出現明顯下滑。燦星文化自己也指出,假若未來監管政策、市場環境等外部環境出現變化導致該系列節目無法正常制作和播出,而該系列節目在燦星文化的收入占比中仍較高,且該公司又沒有制作出可以替代其收入水平的新節目,則可能導致燦星文化的經營業績下降。
老牌節目IP影響力下滑,燦星文化也在制作新節目以應對市場變化。但現階段綜藝節目市場的競爭力也愈發激烈,越來越多入局者分食市場。
首先就是三大視頻網站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開始發力自制綜藝,包括近年出現的爆款綜藝《偶像101》、《中國有嘻哈》等均來源于此。此外,傳統媒體出身,隨后自主創業的馬東、龍丹妮等業界大佬也相繼創辦米未傳媒、哇唧唧哇等公司,吸引觀眾的視線。再加上近年來在喜劇節目頗有影響力的笑果文化,制作了《火星情報局》的銀河酷娛,以及此前早就在綜藝市場布局多年的能量傳播、長江文化等公司,在投資分析師許杉看來,眾多公司以及作品的出現,無疑會加劇燦星文化將新節目推向市場的挑戰。面對以上發展現狀,北京商報記者聯系燦星文化相關負責人,但截至發稿并未得到回復。
拓展細分
單一系列節目收入占比較高,而王牌“好聲音”系列在網綜混戰的背景下遭遇瓶頸,這些都是考驗燦星文化能否順利晉級“中國綜藝第一股”的難題。
從數量上看,2019年燦星文化的綜藝節目可謂“逆勢上揚”:目前確定在2019年制作的大體量節目已高達7檔,比2018年要多出兩檔;此外一些以脫口秀為代表的中小體量節目還在研發階段。
而為了應對網綜的競爭,曾經大眾心目中那個只在電視節目市場叱咤風云的燦星文化似乎也越來越有“網感”:除了已經上線的《即刻電音》之外,燦星文化還會于2019年在優酷推出一檔原創歌曲類網綜《這!就是原創》。屆時,燦星文化在互聯網平臺和衛視平臺的內容部署將形成“3+3”的局面,前者包括《這!就是街舞》、《即刻電音》、《這!就是原創》,后者則是已走過多季的《中國好聲音》、《新舞林大會》和《蒙面唱將猜猜猜》。
對于網綜帶來的營收,燦星文化采取了穩健的策略:從招股書可以看到,為了控制風險,《這!就是街舞》采用了受托承制的方式,導致該項目貢獻的收入相對較小,獲得1.04億元的份額。相比之下,2017年《中國好聲音》一檔節目給燦星文化帶來的總收入超過6億元。
多元化的內容取向成為燦星文化破解依賴單一系列節目收入的關鍵。燦星文化副總裁陸偉曾表示:“本身我們的長處是在于音樂、舞蹈類節目……接下來燦星還想要去證明的是,在其他的題材領域燦星也能獲得成功。”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除了老牌音樂綜藝,在明后兩年的節目單里,燦星文化還將開發人文類綜藝《同一堂課2019》及生活類綜藝等細分題材。
在陸偉看來,當下社會普遍關注的情感問題及現實相關的節目將成為剛需。據陸偉透露,交友類題材、折射老齡化問題的紀實性真人秀,以及兒童教育方向的節目都將是燦星文化在內容上的發力點。對于燦星文化的上市前景,“電視節目創新引擎”相關負責人認為,“作為影視從業者,我樂于看到更多的制作公司走向資本市場。即便利潤有所下滑,燦星文化近四年的利潤總量還是非常驚人的。該領域公司的核心依舊是人才,只要穩住人才隊伍,風險是可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