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新一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出爐。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1年期LPR為3.85%,5年期以上LPR為4.65%,均與上期持平。
“8月LPR報價不變,符合此前市場普遍預期。”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首先,本月17日1年期中期借貸便利(MLF)招標利率保持不變,表明本月LPR報價的參考基礎未發生變化;其次,7月以來以DR007為代表的市場資金利率中樞仍在小幅上行,意味著銀行平均邊際資金成本存在一定上行壓力,銀行下調8月LPR報價加點的動力不足。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同樣認為,8月LPR報價不變,符合市場預期。隨著疫情防控取得顯著成效以及宏觀經濟企穩回升,貨幣政策回歸常態,側重結構優化。一方面,更多企業走出困境,逐漸開始正常運轉,貨幣政策需要提供更加精準的支持;另一方面,持續的總量政策也容易引起資金空轉套利,引發局部房地產市場過熱等風險。從近期貨幣政策操作上看,也能體會到央行穩健的態度,本月逆回購和MLF操作,相關利率均保持不變,傳遞了本月LPR不降的信號。
近期,從流動性調節方式上看,央行逐漸回歸公開市場操作、MLF操作等常規性的調控方式。自本月7日以來,央行已連續10個交易日進行逆回購操作,累計操作金額近萬億元,利率保持2.2%不變。從MLF操作上看,央行為維護市場預期平穩,提前公告將于8月17日進行MLF操作,對沖本月即將到期量(5500億元)。“17日央行開展7000億元MLF操作,利率保持2.95%不變,但超額續作量仍超出了市場預期。由此可見,近期連續貨幣政策操作的特點主要是通過價格穩定、數量緩增的方式,保持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滿足繳稅、政府債券發行等所需的流動性需求。”溫彬說。
5月以來,LPR報價已連續4個月“按兵不動”。對此,王青表示,根源在于伴隨國內經濟進入較快修復過程,總量型貨幣政策不再進一步加碼,此前連續的政策性降息過程告一段落。當前貨幣政策更加注重在穩增長與防風險之間把握平衡。其中,信貸、社融增速處于較高水平,但已基本到頂,“寬信用”更加強調精準導向、直達實體;以市場資金利率中樞持續上行為標志,5月以來“緊貨幣”旨在打擊金融空轉套利,防范大水漫灌——當然在這一過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導致銀行平均邊際資金成本相應走高,對銀行壓縮LPR報價加點形成一定阻礙。
新版LPR形成機制至今已運行一年。2019年8月17日,央行公告決定,改革完善LPR形成機制,并于8月20日起實施。此次完善LPR形成機制的核心是推動貸款利率的市場化,也是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關鍵一步,通過改革完善LPR形成機制,可以起到運用市場化改革辦法推動降低貸款實際利率的效果。
“改革以來,LPR報價逐步下行,較好地反映央行貨幣政策取向和市場資金供求狀況,已成為銀行貸款利率定價的主要參考,并已內化到銀行內部資金轉移定價(FTP)中,原有的貸款利率隱性下限被完全打破,貨幣政策傳導渠道有效疏通,‘MLF 利率→LPR→貸款利率’的利率傳導機制已得到充分體現。”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認為,近幾個月LPR按兵不動,并不意味著企業貸款利率下行趨勢受阻,下半年貨幣政策將根據宏觀經濟形勢變化進行靈活調整,強調精準滴灌與政策質效:一方面確保已出臺政策落地見效;另一方面在保持總量適度、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基礎上,聚焦并加大小微、民企等薄弱環節的信貸支持力度。
“可以看到,上半年企業貸款利率下行主要受以MLF招標利率為代表的政策利率較大幅度下調、進而帶動LPR報價同等幅度下行帶動。下半年,企業融資成本下降將主要由金融系統向實體經濟讓利驅動,即未來企業貸款利率定價中的‘加點’部分會有明顯壓縮。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金融部門已為市場主體減負8700多億元,基本符合全年1.5萬億元的序時進度。這也意味著接下來包括企業貸款利率下行在內的金融讓利強度不會削弱。”王青說。
溫彬表示,下一階段,貨幣政策將繼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MLF操作等常規性貨幣政策工具,調節市場所需的流動性,主要是發揮結構性直達貨幣政策工具的作用,對仍處于困難之中的制造業、中小微企業等實體經濟的薄弱環節進行精準滴灌。(經濟日報記者 姚進)
(責任編輯: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