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教委將統籌協調學區內外教育資源,建立學區資源共建共享平臺,讓更多孩子享受到優質教育資源。《北京市教育委員會關于推進中小學學區制管理的指導意見》近日發布,學區要合理規劃、合理配置資源,適度控制發展規模。
據統計,截至去年年底,本市已有131個學區,覆蓋了12個區。本市明確,要“充分發揮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和帶動作用,著力解決區域內校際間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縮小校際教育差距”,學區制將推動各校共同進步,這將給“高燒”的“學區房”降溫。
依據意見,本市結合區域實際,加強頂層設計和統籌協調,合理規劃學區布局,均衡配置教育資源,并“適度控制發展規模”。《意見》明確,要依據行政區劃、適齡人口等因素,遵循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優質教育資源均衡分布等原則,合理劃分學區范圍,合理規劃生源布局,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同時,要編制發展規劃,加強發展趨勢研判,積極調控供需平衡。
學區建設經費將納入區級預算。學區下設學區管委會、理事會等,組織協調學區、學校、家庭、社區以及社會力量代表共同參與學區建設與管理。搭建學區資源共建共享平臺,統籌協調學區內外教育資源。學區信息資源平臺負責精準對接學區內各校資源需求與供給,最大限度提高學區教育資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市教委有關負責人曾表示,特級和市級骨干老師名額以往是按各區老師數量分配的,能否嘗試在區域內部或者集群內部打通編制,打通正高級、骨干、特級教師評選。
此次《意見》明確,本市將探索建立干部教師合理流動機制和績效考評制度。對學區兼職干部教師和在學區內跨校任職任教的干部教師,按照多勞多得,優績優酬的原則予以獎勵激勵。專業技術職稱評定考核辦法也將完善,優先考慮在學區內跨校任職任教并取得良好業績的干部教師。
(責任編輯:單曉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