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19日訊(記者 魏金金) 19日,“中國國際音樂產業大會暨2018第五屆音樂產業高端論壇”在京舉行。會上,中國傳媒大學藝術學部音樂與錄音藝術學院教授趙志安發布了《2018中國音樂產業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從圖書與音像出版產業、音樂演出產業、數字音樂產業、音樂版權經紀與管理產業、音樂教育培訓產業等十一個細分領域詳細剖析了2017年中國音樂產業的整體發展面貌。
活動現場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魏金金/攝
報告指出, 2017年中國音樂產業繼續保持穩健增長,音樂原創活力進一步提升,推動產業鏈向多元領域延展、升級和融合;同時,以音樂創作、表演、裝備制造、消費、傳播為內核的產業集聚效應和聯動效應進一步彰顯,音樂產業日益成為拉動中國泛娛樂消費經濟的重要力量。
(一)圖書與音像出版產業:深層開發成為行業重要開拓方向
2017年中國音樂圖書與音像產業的總體產業規模達到11.17億元,走勢整體平穩;其中,圖書類產業規模為8.04億元,同比有所上升;音像類出版產業規模進一步下降至3.13億元。音樂圖書和音像出版緊扣“減量增質”的方針,經濟效益上進一步倡導“強化單品種貢獻率”,不論在重要項目的立項還是在出版成果的評優方面,均成績顯著。實體唱片產銷進一步萎縮,但數字專輯唱片快速增長、黑膠唱片不斷“回暖”成為持續亮點;各類音樂廠牌層出不窮,音樂人培養與音樂原創核心內容生產、市場與用戶群深層開發成為行業重要開拓方向。
圖1-1 2013—2017年音樂圖書與音像出版產業總體規模對比圖(單位:億元)
(二)音樂演出產業:“綜藝+”開啟演唱會盈利新模式
2017年演藝市場快速增長,總體規模達到176.85億元。其中音樂類演出票房總收入為59.39億元,同比增長23.4%。其中劇場演出票房收入為20.5億元,大型演唱會、音樂節票房收入為37.64億元,Live house票房收入達1.25億元。2017年演出達15449場次,觀眾達1342萬人次,同比增長分別為30%和14%。音樂現場演出消費主力持續為25至39歲中青年群體,消費需求呈現多層次、多樣化、多元化趨勢。多媒體技術廣泛運用于打造演唱會現場沉浸氛圍的體驗感,“綜藝+”模式開啟演唱會盈利新模式,音樂節國際化水平進一步提升,“旅游+”為文旅產業與音樂演出的結合打開新局面。
圖1-2 2013—2017年中國音樂類演出市場票房總收入對比圖(單位:億元)
(三)數字音樂產業:“音樂+”業態融合成為發展新動能
2017年中國數字音樂產業規模達到580.6億元,同比增長9.6%。其中PC端與移動端的總產值達到180億元,同比增長25.6%。電信音樂增值業務產值約400.6億元,同比增長3.6%。2017年數字音樂用戶規模達到5.23億人,用戶滲透率為66.4%,僅次于網絡視頻。但付費會員訂閱付費率僅4%左右,未來仍具備較大的提升空間。
圖1-3 2013--2017年中國數字音樂產業市場規模對比圖(單位:億元)
2017年,數字音樂產業月活躍用戶規模在流媒體領域基本趨于穩定,移動K歌的O2O生態模式不斷優化,直播平臺不斷向演藝市場環節滲透,音樂短視頻平臺異軍突起;各數字音樂平臺基于日新月異的用戶需求,力圖創新多渠道盈利模式、打造泛娛樂全產業鏈,“音樂+”業態融合發展成為中國數字音樂產業發展的新動能。
(四)音樂版權經紀與管理產業:版權保護環境持續改善
2017年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許可收入達到2.04億元,同比增長17.2%;中國音像著作權集體管理協會的總收入達到近2億元,同比增長9.3%。在國家版權局出臺系列相關政策的管理、規范和引導下,音樂產業版權保護環境持續改善;內容公司的數字音樂版權收益增長迅速,錄音制品的“二次獲酬權”獲得廣泛關注;音集協發布《關于停止使用部分涉訴歌曲的公告》,進一步推動 KTV歌曲版權市場的規范化。音著協與國際作者和作曲者協會聯合會聯合發布2018《全球版稅報告》,開啟版稅發布國際化合作的進程。
圖1-4 2015—2017年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各項權利收入對比圖 (單位:萬元)
。ㄎ澹┮魳方逃嘤柈a業:部分地區政府出資購買補充學校教育成為發展新動向
2017年,社會音樂考級培訓、藝術高考音樂培訓的總產值為792億元,同比增長4.6%。其中,音樂類藝考報名人數約為12.8萬人,藝考音樂培訓產值64億元,同比增長12.3%;音樂考級報名人數達140萬人,考級培訓總值約為728億元。跨界資本持續涌入、音樂藝術培訓品牌連鎖經營成為普遍現象,新媒體應用技術、智能化教具迭代更新層出不窮;民營資本的高等音樂教育、非學歷教育產業平穩增長;一些大城市中小學出現了政府出資購買社會教育機構的成熟課程以補充學校教育的行業新動向。
圖1-5 2015—2017年音樂教育培訓市場產業產值對比圖(單位:億元)
(六)樂器產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樂器出口持續增長
2017年,樂器行業累計完成主營業務收入406.61億元,同比增長3.6%;累計利潤總額30.08億元,同比增長4.0%,增速放緩;累計出口額15.48億美元,同比下降1.5%,但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樂器出口仍有所增長;樂器進口額為4.03億美元,同比增長7.2%。通過打造實體店面連鎖運營、網絡銷售、音樂教育、技術服務和文化推廣等衍生產業鏈,2017年樂器產業保持穩中有升,品牌貢獻率有所提升,“工匠精神”得到有力倡導,不論企業品牌價值還是“中國制造”的整體形象都進一步優化。
圖1-6 2015—2017年樂器行業主要經濟指標對比圖(單位:億元)
(七)音響產業:“智能化”成重要發展趨勢
2017年我國主要電子音響產品總產值約為3104億元,同比增長6.7%。其中,與音樂產業制作、傳播和欣賞密切相關的專業音響總值達519.3億元,同比增長12.2%。音箱、耳機、麥克風帶動整體行業上行;收音機、車載多媒體機、功放、組合音響等產品市場進入穩定期,激光視盤機依舊處于下跌態勢;自主品牌隨身音頻產品發展迅猛,嵌入了互聯網新流量入口和人工智能系統的智能音箱集中“爆發”,銷量增長超過400%。智能產品以及核心技術的“智能化”已成為音響行業的重要發展趨勢。
圖1-7 2015—2017年中國音響產業規模對比圖(單位:億元)
(八)廣播電視音樂:以受眾消費價值為核心的產業價值鏈逐步形成
2017年音樂廣播廣告費約為15.72億元,同比增長2.9%;2017年音樂類電視綜藝節目及視頻網站自制音樂類綜藝節目持續活躍,數量和類型穩中有增,廣告總收入超過58億元,同比增長26.1%。電視音樂綜藝節目通過跨媒體傳播手段,運用視頻網站升級受眾體驗,門戶網站強化傳播效果,社交媒體聚攏網絡人氣,手機終端拓寬融合空間,從“臺網聯動”到“臺網融合”,實現有效精準傳播。廣播電臺也逐漸成為一個依托內容,融合微信、微博、客戶端等線上線下多渠道的新型傳播平臺和資源整合平臺,逐步建構以受眾消費價值為核心的產業價值鏈。
圖1-8 2013—2017年廣播電視廣告收入對比圖(單位:億元)
(九)影視劇音樂、游戲音樂、動漫音樂產業:持續掘金“粉絲經濟”
2017年我國影視劇、游戲、動漫音樂的總產值達 6.65 億元,同比略有增長。其中影視劇音樂產業總值約為3.48億元,同比下降11.7%,游戲音樂收入約1.6億元,增長23.1%,動漫音樂收入約1.57億元,增長12.1%。影視業投資熱潮減弱,影視精品原聲音樂的市場運營得到廣泛重視并形成一定規模。虛擬偶像形象、VR游戲、平臺直播等影視、游戲、動漫與高科技的融合創意帶來新的活力和商機。影視、游戲和動漫實現IP聯動開發,在研發、營銷、發行、“粉絲”運營層面通力深度合作,實現泛娛樂多元化結合發展。
圖1-9 2015—2017年影視劇、游戲、動漫音樂產業產值對比圖(單位:億元)
(十)卡拉OK:“智慧KTV”成為未來發展新趨勢
2017年,中國卡拉OK行業的總收入達900億元,同比增長3.6%。傳統卡拉OK營業場所的關閉行為呈放緩趨勢,與此同時,在線KTV的持續發展和線下“迷你K歌亭”的擴張,對卡拉OK行業的總產值起到了關鍵的拉動作用。傳統線下KTV與線上卡拉OK深度結合,打造O2O音樂社交“新玩法”;線下迷你KTV注重設備差異化功能應用和舒適的用戶體驗;精準細分客戶群,追求個性化深度服務,增強用戶粘性的“智慧KTV”成為未來行業發展的新趨勢。
圖1-10 2013—2017年卡拉OK行業總產值對比圖(單位:億元)
。ㄊ唬﹪乙魳樊a業基地:音樂創作孵化器和產業發展的新引擎
2017年度,國家音樂產業基地的總資產達257.77億元,國家音樂產業基地的營業收入總額為131億元,同比上漲10.1%;各基地園區利潤總額4.79億,同比增長7%。2018年1月,浙江蕭山國家音樂產業基地創建的獲批,翻開了國家音樂產業基地建設的新篇章。各基地園區企業通過加強扶植原創音樂人,助力原創作品創作與傳播,在優質內容的基礎上,力求更多“音樂+”的跨界整合,實現產業融合和轉型升級發展;創新發展模式、深化集聚效益,國家音樂產業基地成為音樂創作孵化器和產業發展的新引擎。
圖1-11 2013—2017年國家音樂產業基地總資產、營業收入對比(單位:億元)
本次活動由中國北京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組委會辦公室、北京廣播電視局、中國傳媒大學、國家音樂產業基地數字音樂示范園區聯合主辦;中國傳媒大學音樂與錄音藝術學院、無限星空音樂集團、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音樂產業促進工作委員會聯合承辦,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咪咕音樂、太平洋影音公司聯合協辦。